第579页

一时间苏联的形象在民主德国更加巩固,甚至在联邦德国都洗白了不少。德国社会党党魁勃兰特作为科尔最大的政敌,以及前总理的威望质疑现在联邦德国敌视苏联的态度,只会让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敌意和隔阂加深。

德国社会党二号人物,也就是斯塔西的王牌间谍就站在一旁,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看到两国统一的那一天。对国会上勃兰特和科尔的交锋充耳不闻。

“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阿历克塞大将道,“安全体系在你的领导下,已经超过了贝利亚部长的时期!听说你在联邦德国都出现了拥护者,要知道联邦德国是仅次于美国,苏联影响力最小的国家!”

“那是他们看到了统一的希望,不过谁统一谁,这还是一个重要问题。”谢洛夫笑着回答道,“不管是谁,都没有你心里高兴,你终于等到了这几天。还有你们一群贝利亚的余孽。”

“算你说得对!”阿历克塞大将并没有否认!

一个星期之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法院宣布,贝利亚元帅的叛国罪并不成立,恢复元帅军衔以及一切荣誉,生前获得的勋章将被重新发回到家属。

不过对于谢洛夫来说,如何收尾还是一个问题,不能因为平反贝利亚咬出更多人。

第954章 修正历史

首先赫鲁晓夫的角色要保护,长久的肃反工作经验告诉谢洛夫,法不责众这个东西在苏联也是存在的,他不可能洗白赫鲁晓夫在处决贝利亚当中的角色。不过却可以用更多的人来分担责任,每人分一点责任,那一个人看起来就不显眼了。

但如何洗白贝利亚,同时还能理解当初苏联中央主席团要处决贝利亚。这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简单来说这次谢洛夫以及安全干部,并不希望出现对贝利亚认识的分裂,非要站在一边对立的考虑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以贝利亚臭名昭著的名声,还是站在赫鲁晓夫那一边的人多,可总书记是肃反工作者,不想看到这种情况。

有办法,怎么会没办法?苏联安全部门需要的是,贝利亚确实是冤枉的,但也能理解当时的处决令,认为里面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不是总书记和安全巨头们准备编故事,而是找到了贝利亚案件的突破点,事实证明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说大清洗有必要所以洗白贝利亚,苏联人民不一定会接受。苏联的干部阶层肯定不会接受,因为大清洗主要都是对准了干部阶层。非要这么干,各地干部肯定会人心惶惶,以为这些安全干部又要祭出名为大清洗的杀手锏收拾他们。

什么罪名能让苏联人民理解当时处决贝利亚的决定,现在想想又觉得其实贝利亚冤枉呢?那就是贝利亚关于民主德国的定位,以及两德统一排斥美国势力在欧洲的报告。

八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苏联人已经更能理解现在的世界局势,就算是不理解,看在民主德国同志感情的份上,苏联舆论也必须理解。

“这样我们还能争取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民心。”切布里科夫大将满脸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