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页

从双方削减的导弹数量上来看,苏联是非常吃亏的。因为苏联要削减的中程导弹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当然这是有利有弊的事情,但从战略角度看,即使苏联销毁数量是美国的十倍,对苏联也是有利的:要知道,这意味着对它来说,战略核威胁的一个组成部分消失了。而对美国本土来说,该条约没有减少任何威胁。苏联的中程导弹本来就够不到美国。

到了今天,谈判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很多年,会议已经召开了一百多次。谢洛夫断定美国根本不愿意撤销中程导弹,所以一直联合乌斯季诺夫主张不谈判,继续对抗。

这当然不是谢洛夫的目的,他也想要解除中程导弹对苏联的威胁,可不能学习戈地图不断让步来达成目的。相反要做出一副我优势很大的样子。七八年的谈判当中,刚开始美国只是认为苏联故作姿态,后来则发现苏联真的不准备谈这方面的事情。

里根上台之后受到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广场协议后,西欧希望里根拿出一点诚意,不要让苏联和美国对抗总是以欧洲作为人质。七八年来苏联一直都对这种不公平的谈判不感兴趣,里根也愿意做出这个姿态安抚欧洲。

不过么?现在苏联不感兴趣的姿态已经结束了,如果和平一直持续,中导条约对苏联来讲就是不公平的,但如果战争来临,欧洲大陆上没有部署核武器,苏联的会多么高兴。老子的坦克集团军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剩下的短程导弹,连波兰都够不到,还想打苏联?

这个条约如果达成,只有一个不利之处,就是有损谢洛夫的权威。不过总书记并不在乎,他留着中央主席团一群老人,就是害怕真出来几个有能力的委员,会用这件事挑战他。而吉洪诺夫这几个人不可能……

谢洛夫和巴格拉米扬大将深谈了这个问题,总是一个人憋着也是很难受的。按照目前的进度,发动战争进攻联邦德国的几率是零!就是零,苏联的坦克集团军不能扛着这么多中程导弹进攻,中程导弹就是苏联进攻的最大障碍。那些核大炮、核迫击炮不在考虑之内。

这个历史时空有一些有利的因素,因为苏联还快对美国的反攻针锋相对,所以里根的一些小动作并没有派上用场,比如苏联击落韩国民航客机、以及苏联的七小时核战争演习也没有举行,就是说本来的历史苏联和美国的敌意从八十年代一点一点升级最后到达了百分之百,那现在就略过了升级的过程,直接到达了百分之七十。让里根的一些流氓动作没有必要在施展。现在的敌意已经很够分量了……

“其实西欧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些核武器是在保护他们。”巴格拉米扬大将摇摇头,他是一个军人,牵扯到太多层面的事情他一时间还看不明白。

“因为中程导弹只会让西欧受到威胁,而美国没事。最重要的原因,正常人是不会发动核战争的,冷战都已经四十年了!”谢洛夫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很多人都认为,我就是另一个赫鲁晓夫,正好碰见了一个同样爱表演的对手。我和里根,就是一对精神病……”

以现在的形势,没有谁会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想着怎么同归于尽,可里根觉得必须要削弱苏联甚至战胜它,谢洛夫也是这么认为的,除了他们两个,其他国家的领导没人这么认为,反而认为两个老大哥的命不好,出了这么两个人做最高领导人。

“说得好像你很了解里根一样!”巴格拉米扬大将笑了笑,还是觉得这件事天马行空。

当然!谢洛夫没有作声,里根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姘头最了解。

谢洛夫和里根一直对和对方见面毫无兴趣,这不耽误热情的欧洲领导人不断的牵线搭桥,如果中导条约真的能够签订,两人还真的免不了要见一面。

年后总书记没有马上上班,而是去了一个非常秘密的试验场,从维度上来讲,这里已经接近北极圈,是一块连针叶林都不长的荒地。不过这里仍然有一座不大的城市,只是现在已经废弃,所有的工作人员已经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