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这个原因,苏联外交部的地位才能和克格勃、国防部一样,成为直接对总书记负责的三大部门,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同样成为了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委员。
“最后我提一下拉丁美洲的问题,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美国人这么认为,拉丁美洲的人也知道这个现实,谁最不希望那里出现一个大国,当然是美国人。美国人知道未来拉丁美洲有自己的大国,就是对美国的一个直接威胁。美国人明白,我们也明白。拉丁美洲长期以来都是革命的火山地带,这是一个动乱中的大陆,它有巨大的资源,但是两亿人口却又四分之三的人过着极其悲惨带的生活,赶着农奴一样的劳动,七千万人没有哪怕一个月薪水的存款,一亿人不识字,一亿人没有药物、一亿五千万人营养不足,处在饿死的边缘,所以哪怕我们并没有在拉丁美洲用很大的力量,那里的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在蓬勃发展。”谢洛夫终于还是说到了拉丁美洲,伸出手指道,“我把这个问题和英国组建远征军的问题一起讲,拉丁美洲存在阶段的革命性。”
“那些嚼着古柯叶、以老鼠为食的秘鲁农民,在矿道中爬行的乌拉圭旷工,那些赤贫的巴西农民,还有被巴拉圭军政府处决的学生。长久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都在美国人的手中,这种状况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以上。”
“英国正在组织远征军,这是一个激发拉丁美洲团结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支持阿根廷人废除这种不平等条约。给阿根廷人对抗英国的勇气。”谢洛夫眯着眼睛道,“正好我们在智利以前曾经储备过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这次送给英国人了。算是给撒切尔夫人打一个招呼。”
“切布里科夫同志,南美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保持通畅的情报,我们看看英国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谢洛夫意味深长的点点头,他很期待这次的马岛战争。
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六百,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百分之十,制造业产量下降为四分之一;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加尔铁里在面对严重的国内的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上,选择经由通过自认为一场干净利落的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
军政府吗,总是想要通过战争树立自己的权威活得拥护,十年前希腊军政府不也正在打这方面的主意么,那次要不是谢洛夫早就等着机会打通去地中海的出海口,希腊的命运一定会非常悲惨,这次加尔铁里不过和各国军政府一样,转移危机。反正马岛距离英国本土极为遥远,也没发现其中有什么值得争夺的价值,英国人可能不会动手。
第866章 马岛战争
可问题是目前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和美国总统里根的改革一样,正处在负面作用已经出现,但收益还是暂时没看到的阶段。换句话说,和加尔铁里将军一样,撒切尔夫人的日子一样非常不好过,撒切尔夫人严格的自由市场经济措施让她在英国得罪了许多人。战争前,她在民间调查中的支持率非常低。
这次战争如果英国打赢,同样会挽救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命。女人一旦做了政治家,往往比男人更加豁得出去。阿根廷占领马岛的举动,只要撒切尔夫人迎战。打赢后获得的收益同样非常巨大。
苏联能不能帮助阿根廷战胜英国?答案是不能!苏联红海军的实力当然远远超过英国皇家海军,可苏联红海军不能对英国皇家海军进行攻击,英国也是北约成员国。如果苏联这么做了,这就是华约和北约的全球性战争。不在是阿根廷和英国之间的局部战争。
就算是可以,苏联也不能这么做!最基本的原因,苏联凭什么付出这么大的风险,认为战争之后一个军政府会改变外交政策,以后变成亲苏国家?难道指望加尔铁里将军的节操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智利和阿根廷有领土争议,七十年代的时候加尔铁里将军曾经把冒险的主意放在智利身上过,那也是苏联红海军能够在智利获得港口的一个重要理由。
为了一个加尔铁里将军,苏联就和阿连德政府疏远了?至于同时和阿根廷以及智利保持亲密无间的盟友关系,谢洛夫从来不准备和希望放在天上掉馅饼上面。
能让智利站在大局上和大多数的南美国家站在一起,支持阿根廷已经谢天谢地,要知道历史上的马岛战争,智利因为领土争议,可是站在英国那边的。阿根廷的所有的军事部署,都被智利毫不保留的告诉了英国人。
同英国一样,智利同阿根廷也存在领土争端。自从上个世纪,对于比格尔海峡以南的岛屿皮克顿岛、伦诺克斯岛和努埃瓦岛归属问题,智利和阿根廷一直争执不下。两国差点爆发一场全面战争。尽管阿根廷同意暂停入侵计划,但却一直没有放弃用武力夺取阿智争议岛屿的念头。
马岛战争中,在公开场合,智利宣称严守中立,这主要出于维持美洲国家的团结考虑。但在马岛战争期间,阿智两国都在边境部署重兵,阿海军大批舰只也被用于盯住智利,因此智利牵制了大量阿军,使其无法投入马岛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