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

七国外长在莫斯科肯定还要来一番讨价还价,不过从地理因素上来说,其实这些国家的矛盾没有华沙条约成员国大。比如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这种关系。

在十几天的会议中,葛罗米柯一直都在主持者这次会议,调节者各国的关系。

“苏联出面让兄弟国家借助这个场合来进行集体安全的协议,是因为新的形势下,帝国主义威胁的复杂化,敌人更加聪明也更加狡猾,苏联本来无意对亚洲进行干涉,但是国际义务却不得不让我们这么做。”葛罗米柯强调道,“保护一些小国的安全,是每一个大国应该有的责任,但是对于领土争端,苏联还是采取公正的态度,因为我们确实也不知道那块地方到底属于谁……”

“我差点就信了,不过对领土争议不持立场这点怎么有点美帝国主义的口吻?”作为同事谢洛夫不应该拆台的,不过他现在就是忍不住吐槽。是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到了一定的位置上,都会这么不要脸?相信下一个三十年,苏联不用为亚洲的事情担心了。

苏联就算胜利,消化欧洲也需要很长时间,更不要提现在还没赢呢。

第813章 酝酿

北约击败华约是在九十年代,但是真正决定性让东欧翻不了身,还要到九八年,西欧对东欧进行了财富收割,彻底击垮了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建立的民族工业。西欧本身就比东欧富裕尚且不能马上显露出来敌意,换成苏联的集团同样不能。

如何把西欧纳入苏联的体系之内,绝不能一声令下所有西欧国家全部照办。要想以较小的代价来完成任务,注定要进行一番长期的计划,等待机会和博弈都是必须的。

所以这就需要一定的谋划,吃相太难看的话,苏联一样得不到好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苏联的计划指令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西欧国家可是会反抗的。

这次苏联和亚洲盟国的对话,作为总书记和最高苏维埃主席,苏联当之无愧的伟大领袖,欧亚大陆毫无疑问的掌控者,列宁之后第二个伊里奇,等等各国给予头衔的勃列日涅夫,也在会议进入决定性阶段后,开始主持这次会议。

从表面上来看,勃列日涅夫仍然是那副威严而内敛的样子。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相对实力已经达到历史最强,国际地位远超被称为欧洲宪兵的帝俄时代。实力的增加让苏联真正的开始体现自己两强并立的实力,在全世界开始和美国进行激烈争夺。

所以就算是勃列日涅夫已经有些老迈,带着这种光环到达会场,仍然让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被压迫的喘不过气来,要知道全世界都承认苏联是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同样还承认一件事,那就是苏联的军事力量是世界上最强的。

苏联的军事力量比苏联本身更加有名,谁让欧美都统一口径散步苏联威胁论呢。至于苏联自己的媒体更是如此,他们从来都认为自己才是天下第一,自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以下各级军官都是这么认为的。

勃列日涅夫对来访的国家表达了欢迎,声音还是那样沉稳和温和,毫无盛气临人的架子。随后便开始拿出稿子演讲,用了五分钟演讲完毕之后,其他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等到勃列日涅夫回到位置上,再全体坐下,一举一动之间体现了勃列日涅夫强大的权威。

“关于亚洲安全体系的建设,是在于保护社会主义的右翼,让友好国家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是苏联非常关心的事情。苏联无意干涉亚洲的政治版图,但是不能让帝国主义国家无所顾忌的持强临弱,所以才有了这次的会议。”勃列日涅夫缓缓开口道,“首先我要强调一点,苏联无意于损害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领土完整,在公平公开的基础之上,谈判的大门永远没有关上,我们倡导的体系,只是让一些小国有自保的能力。”

这个表态并不算强硬,事实上纵观勃列日涅夫的历次讲话,他几乎就没有用言辞说过什么硬话,但苏联确实是在他本人的领导下开始全球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