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下一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又开始跪了,可见里根这招是不可持续的,这还要考虑到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的因素,不然的话,美国没这么多钱和苏联决战。
八二年的春天,《纽约时报》的一篇名为巨大的压抑的长文这样描述当时的美国经济。此时罗纳德·里根上任已经一年多,在他的里根经济学实施一年后,美国经济不但没有走出滞涨的泥潭,看起来反而进一步向崩溃的泥潭下滑。
一般认为签订广场协议的只有日本,但其实还有德国,不过德国在西欧和英法站在一起,受到的影响远远比日本小,再者英法不是制造业大国,仍然需要德国工业的支撑。于是受到最大影响的是只有日本自己。
广场协议一签订,资本都开始向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投机,于是日本的房价、股市被炒上了天,日本国民的日子过的和神仙一样。日本大量的资本溢出,进入东南亚,后发现东南亚水土不服,没有工业基础,遂转战北上,来到中国,因为有了广场协议才有了中国崛起,否则廉价、高质的日本制造将会压的中国喘不来气。
日本的制造业当时是如日中天,面对日元升值,刚开始还有招架之力,那就是压缩成本,用美国人的办法压缩成本,再卖给美国人。日本从制造业、股市、房市都中赚到了,美国人继续加力。过热的经济并没有被冷却下来,资本继续进入日本,房市和股市都被炒上了天,而制造业则一片哀鸿遍野。
德国之所以没有日本那种长期停滞,还要感谢戈地图的跪下,让德国收获了将近两千万同文同种的廉价劳动力,保住了自己的工业。不然德国就是另一个日本。不过现在谢洛夫不准备去领诺贝尔和平奖,一定会看着联邦德国和日本一起跪下。
苏联解体之后,德国资本大举东进进入东欧吸血?不要做梦了,不嫌远的话可以去中国,等一个名为中国的特洛伊木马把你们掏空,就是苏联西进结束冷战的时候。
里根就算是上台,也要两年的时间先实行自己的战略看看效果,然后看效果不错才会打鸡血和苏联拼命,第二个任期应该是美苏拼杀最为激烈的时候,一九八四年后,就是谢洛夫心中设计的决战时间,苏联顶得住,被掏空的美国就完蛋了。想要剪中国的羊毛,还要看谢洛夫同意不同意。
感受着谢洛夫结实的胸膛,伊丽莎白泰勒喃喃道,“我就知道你不是把我当做一个间谍。”
回过神来的谢洛夫终于有了一丝表情无奈道,“我知道英国的保守派这次来势汹汹,那个女人会找苏联的麻烦,工党看来这次顶不过去了,你总是来希腊,会被发现的。”
“我知道,那个女人的政策对我是比较有利的。”伊丽莎白泰勒也不是当初那个影后,这些年一样在恶补政治和经济的知识,比起工党政府,撒切尔夫人肯定会喜欢和富人阶层打交道,伊丽莎白泰勒没准会在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被誉为商界的撒切尔夫人。
这么多年的情报经验,让谢洛夫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资本家这层保护色真是非常有用,他这个苏联总政委设计出来的美国梦还算成功,被塑造出来的资本家没有一个暴露的。至于这些人造富豪的遗产问题,目前还需要担心,可以以后再解决。
“知道就好,你自己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实际上谢洛夫想要说的是,叛国的女人真可怕,能得到英国的狂风发动机已经天降横财了,他也不准备在动用这个王牌女间谍,让对方在英国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可就是这个从来在克格勃受训过的影后,比任何人带来的情报价值都大。温存过后,伊丽莎白泰勒没有忘记正事,搂着男人耳鬓厮磨道,“苏维埃的眼睛,你知道乔巴姆装甲么?”
“乔巴姆装甲?”谢洛夫心中一震,难掩心中的震撼,自然而然的失声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