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一方面加强国王的军警力量,一方面绝不主动挑衅苏联。不过这几年伊朗好像局势越来越不稳了,历史上美国在阿富汗忽悠过苏联,谢洛夫觉得自己在霍梅尼革命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忽悠美国一下。
因为伊朗亲美,霍梅尼在刚开始的时候一直以反美守护和平教价值观的主张开始革命的,如果苏联能造成伊朗革命之后一定会亲苏的假象,没准美国人会忍不住出面再打一次战争,可这毕竟是历史没有发生的事情,能不能成功谁都不知道,没准美国人继续装死呢。
“老师,这次你真的教了我很多东西,一味地强硬确实不能解决问题,外交和国家的命运也是非常重要的。”阿明不笨,相反还非常聪明,不然也不会出身底层获得去美国留学的机会,他明白苏联是阿富汗面对的最大问题,这次对莫斯科的访问也大概清楚了苏联的底线。
两国的目标确定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找到共同的目标不难,对于苏联来说巴基斯坦是南下的绊脚石、对于印度来说巴基斯坦是英国分裂印度的一部分、对阿富汗来说巴斯斯坦是占领自己领土的敌人。对于伊朗来说,不考虑宗教因素还好说,考虑宗教因素巴基斯坦和伊朗的什叶派就算不是敌人,也绝不是朋友。
最后一天谢洛夫和阿明乘坐游艇出海,观看黑海的美丽景色。双手抓住围栏的谢洛夫迎着海风道,“很多人认为我们苏联霸道,这没错,但是现阶段我们也只有这一种办法。如果有一天美国承认失败,苏联瓦解掉了最大的威胁。庞大的军事力量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了,现在很多国家的驻军也会撤离。那时候我们已经不需要驻军来巩固影响力,也不会想办法查收这么多的热点地区。”
“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世界早一点没有对抗。”阿明完全是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上这么说,阿富汗就有苏联设立的军事基地。
如果美国承认冷战失败认输,苏联的军事力量收缩就是必然的。谢洛夫和阿明这一个星期的对话,算是苏联高层中第一个对这个阿富汗强人第一个递出橄榄枝的重要领导。
第二天阿明启程归国,谢洛夫则继续前往苏维埃格勒。
第803章 铁托
“瓦莉娅,在基辅火车站停留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年轻的克格勃在等待,到时候把他接上来。”谢洛夫专心致志的看书,用平缓的声音吩咐道。和阿明见面的时候,他还是把这个学过阿富汗语的小丫头带了出来。
“是的,主席,他有什么特征?多大岁数。”瓦莉娅展颜一笑,用最温和的态度问道。
“二十多岁,头发是黄色,三七分,眼睛比较大,穿着本部门制服。身材不高,但看起来很有力量,名字叫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金。”谢洛夫收起了茨维贡写的间谍小说,轻松地说道。这个人就是后世的俄罗斯强人普京,说话的时候他心里毫无波动,没有见到偶像的喜悦,同样也没有让历史名人战战兢兢的恶趣味,历史名人太多了,生活在苏联二十多年的他都已经麻木了。有些事情谢洛夫自己不说,永远没人知道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在国内外埋钉子有什么成果,就比如他二十五年前是克格勃军事管理总局局长,从那个时候开始为红军部队的低级军官建立安全档案库,二十五年后,苏联一百九十三个坦克摩托化步兵师、十四个炮兵师、七个空降师、有六十三个师长是他不断修正档案修正出来的,他一年动两个师的领导,到了今天自然会水到渠成。
阿明本人虽然是一个铁腕人物,可阿富汗的条件太差。正是因为这样谢洛夫才准备在阿富汗定向爆破,把阿富汗本来就有的矛盾引到世仇巴基斯坦身上。能不能炸死巴基斯坦他根本不在乎,只要别炸到中亚就行。反正巴基斯坦是个亲美国家,死多少人都不会让谢洛夫有心理波动,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待任何一件事都要进行多重准备。
阿富汗克格勃驻外站点需要一个真正的克格勃坐镇,于是他想起了在列宁格勒国家安全局工作的普金。瓦莉娅在基辅火车站把谢洛夫和阿明的谈话记录,交到克格勃等待的人手中,总政委同志不准备直接找安德罗波夫两人解释了。当火车再次开动的时候,包厢中有多了一个人,后世很多人都认识这张脸,勉强算是把俄罗斯从泥潭中拽出来的强人普金。
谢洛夫还在看着间谍小说,普金也稳稳坐住一动不动。这列包厢中只有能听到若有若无的铁轨声响,终于谢洛夫开口了,“弗拉基米尔同志,加入克格勃已经四年了,第一次见面,你好,我是谢洛夫。”
“主席同志,你好!”普金心里当然是激动的,但是没有表现出来,仍然维持镇定的样子,不过说话的声音有些奇怪。谢洛夫如果以前听过他说话,就能听出来普金的声音变了,说明眼前才二十几岁的普金心中还是很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