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听到的时候他们都吓了一跳,古拉格体系就解体十几年了,不过人家是老大,他们也不好反对,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土耳其战俘的人力了。
“当然还有一个小问题,鉴于目前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正在和西方搞缓和,中央书记苏斯洛夫批准了一项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提议,决定以当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为蓝本,联合意大利、希腊以及数目不定的巴尔干国家,共同拍摄一部电影。我们先实地调查一下,选好地形以及需要动员的士兵,这属于宣传系统的政治任务,花费和场景都是不限制的。哪部分部队可以动用,你们先考察一下!”谢洛夫对苏斯洛夫的安排,一定要不打折扣的执行。因为目前他的大腿还算比较粗,能抱大腿他会绝对不会自己动手的。
这不着急,每个几年的功夫根本看不见这部电影的出现,但是如果复制君士坦丁堡之战的话,规模可能会超过几年前苏联的另外一部电影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得到苏联政府的鼎力支持,在拍摄过程中动用了军队约十二万五千人,一千五百匹战马,布置了大量场景。规模可谓空前绝后。
这种政治任务,说准备三年都少了,更何况还要和希腊、意大利谈互相之间的角色。
“这件事茨维贡同志跟进一下,克格勃之内只有你最为合适。就这样散会……”谢洛夫直接把这个任务分派给了克格勃副主席茨维贡。对方是作协的成员,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装病归来的谢洛夫很快就完成了第一次会议,宣布散会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主席,第一书记病重。”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进来低声说道,谢洛夫眉头一皱反问道,“真的?”看见对方的郑重神色起身道,“备车……”
赫鲁晓夫已经比历史多活了五年,不过看来这次真的凶多吉少了。驱车赶往医院,很快就见到了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寒暄了几句,谢洛夫直接问道,“第一书记的情况稳定么?”
谢尔盖有些沉重的摇摇头,看着谢洛夫苦笑道,“太老了,什么病都有,希望不大……”
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谢洛夫轻轻的推开门走了进去,太老了这种形容,可以用苟延残喘来代替,虽然这么形容有些不太礼貌。但一个人不管生前多么显赫,多么不可一世,掌控着多少人的命运,迟早也都有这么一天,油尽灯枯的一天到来,这些大人物和普通的升斗小民没有什么不同,其实都是在等死……
躺在病床上的赫鲁晓夫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似乎是感觉到了有人,赫鲁晓夫艰难的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地笑道,“尤拉,你还能想起来看我,可惜我没有帮上你什么忙。”
“你已经帮了我很多,我有今天,也离不开你的看重。”谢洛夫搬过来一只凳子,坐在赫鲁晓夫的床边,不管这个人做过多少可笑的事情,谁都不能否认他确实希望苏联更加强大,提出的政策有些效果是很好的,同样对自己也很好。没有赫鲁晓夫对共青团的看重,苏联不会出现强大的年轻干部群体,虽然共青团已经今非昔比了。
“舒里克最终还不是伊里奇的对手,伊里奇是一个拥有足够耐心的总书记,他不会冒险把你们都换掉,但是这种缓慢的逼迫,你们才无法反击。”说了两句话之后,赫鲁晓夫好像恢复了一点精神。可能做过第一书记,还是更愿意和别人聊政治的原因,才让赫鲁晓夫的精神状态好转了一点,“不过你好像并不担心,有时候我在回忆的时候,发现你似乎总能找到支持者,让事情转变成你主张的方向。”
“运气好而已!”谢洛夫这是头一次和赫鲁晓夫这么平等的对话,两人谁都不比谁地位更高,而且他也不愿意在一个生病即将走到终点的人面前装大尾巴狼。
“这不是运气,虽然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赫鲁晓夫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像是休息过来了,看着谢洛夫问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我死了之后,会得到什么评价?”
“五五开吧,这取决于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像是很认真的思考了半天,谢洛夫才慢吞吞地说道,“就和中国和苏联现在的关系一样,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