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双方的谈判再次开始,几天之后,尼克松总统与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之间为期一周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今天在莫斯科结束。在联合公报中两位领导人都承认在越南战争问题上双方的许多重大分歧,但是他们都同意“尽最大努力避免军事对抗”。双方都赞同在中欧“双方都削减”武力的想法。
“美国想从越南撤军,他们在请求我们配合,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他们准备拿什么交换?我们又不缺钱,如果仅仅是增加对苏联的贷款,我认为这个谈判完全没有必要。”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在尼克松走之前的最后一天会议上道,“这几年来,我们和英国以及联邦德国配合,手中有几百亿的美国国债和美元支票。我们又没有经济联系,这就是我们手中的剑,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可是我们在东欧盟国的权利没有得到承认,如果用这个作为交换的话,我们就可以表面上答应尼克松的请求,只要从条约上确定了东欧的政治格局。以后我们反悔了重新支持越南,也是可以的。”勃列日涅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国的边界还有东柏林的问题,都需要这样一场峰会,苏联要解决这些问题。
“可是越南战争每持续一年,美国就要付出巨大的伤亡和财产的流失,这也是我们看得到的利益,柏林问题就算我们放在那里,也不会出大问题吧。”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其实谢列平主席和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其实没有矛盾,就算是谈判,几年之内没有结果也是正常的,就算是签订了条约也可以撕毁,美国人民会帮助我们的,只要我们拖下去,就没有问题。”
“但今年我们还是要做出认真的态度,把东欧卫国战争之后的胜利果实巩固了,明年在考虑撕毁协议的问题。”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到时候是不是又需要我出面,做出强硬派的面孔了?”这句话让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第663章 残兵败将
“感谢你的父亲的教育,他还没有忘记自己是俄罗斯人,希望你们家可以为苏联和伊朗建立起来一个友谊的桥梁,这对我们也是好事。”谢洛夫刚刚送走了一个客人,一个白俄哥萨克,他们家几代人都在伊朗服役,但是到了这一代已经明显没有当初声名显赫了。
当初帝俄崩盘的时候,被红军撵到伊朗的哥萨克不在少数。多年以来克格勃就在这几千个家庭中寻找一个合适的代理人,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帮助苏联和伊朗拉近关系。以便在关键时刻给予巴列维国王支持。
经过了十几年的寻找排查,有这么几家人还是进入了克格勃的视线,这些人通常有显赫的父辈人物,但到了七十年代已经没有多少遗产给他们,根本有收到过不错的教育,对现在的现状有些不甘心,这种情况下让克格勃拿着钱出现的时候,双方很快就有了共同语言。
巴列维王朝当然是提防苏联的,但这和谢洛夫救他不矛盾,因为一旦伊朗宗教革命成功,换上来的霍梅尼一样敌视苏联,同样还必须考虑到连锁反应,历史上阿富汗失控,和伊朗的输出革命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巴列维王朝能存在下去,镇压了霍梅尼,阿富汗恶化的外部环境就出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到时候苏联还可以借用阿富汗的力量进攻巴基斯坦,打通前往印度洋的通道。
考虑到其中的连锁反应,伊朗一旦出现宗教革命,谢洛夫就会启动暗线和巴列维联系,把这场对苏联威胁巨大的革命镇压掉,在最关键的时刻保住巴列维一命。谁说苏联不能和国王做朋友?中东的战略地位比什么意识、形态重要多了。
距离尼克松访苏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越南战争仍然处在边打边谈的状态中。事实上整个东南亚就没有一个国家是和平的,缅甸、菲律宾、泰国、柬埔寨、老挝、这些国家全部都在作战,区别只有规模上的大小不同。而其中声势最大的,竟然是四面靠海孤立无援的菲律宾,这倒是令谢洛夫非常惊讶,新人民军武装规模已经超过十万人。
在苏联暗地里配合下,东南亚各国的社会主义武装力量比原本的历史都要强的多,至少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活跃在缅甸南部的共产党,印象中这种组织都是靠近中国边界的地方,最后他发现很多印度共产党的人进入了缅甸开始援助缅甸共产党。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能攻击大城市的泰国解放军,这种情况谁敢相信。
这种局势的演变,让苏联中央主席团越加的觉得,只要美国一旦从东南亚撤退,这片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就会全面变色,对待银南战争的态度再次经过了一个变化,中央书记基里连科认为,应该马上让北越和美国谈判,等待美国撤军之后迅速撕毁和平条约进攻南越,美军的撤退会在东南亚留下真空势力,苏联则可以填补这个势力。
另外一派则是安德罗波夫为代表,还是持续边打边谈的策略,让美国持续在北越失血。
这种争论躲在卢比杨卡的谢洛夫没有参与,他在想重点的工作对象。从地理上菲律宾不占优势,新人民军这么大的声势和苏联有些关系,但没有这么大。主要是印尼和某国的杰作,但整个东南亚苏联也应该做出一点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