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尼克松表示同意,在英国已经注定要撤离的情况下,伊朗出面填补这个真空最好不过。

尼克松此时已经想好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支点,面对着中东军事强国普遍亲苏的情况,尼克松把希望寄托在了伊朗的身上,用沙特的石油来刺激经济,用伊朗的军事力量保护沙特,来保障美国的利益,这就是双柱战略,作为稳定中东的基石。

他不知道莫斯科方面已经决定,只要等伊拉克共产党把全国稳定的控制住之后,苏联会对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三国进行军事援助,来完成自己的三边形战略。这样从军事力量上的对比,还是苏联这边占据一定的优势,美国这边只有土耳其和伊朗,至于沙特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土耳其和伊朗都和苏联接壤,苏联的优势是地理上的优势。

尼克松的中东之行主要是在建立起来防御苏联的网络,美国遏制苏联网络一共有三个,一个是欧洲的北约,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剩下两个组织一个在东南亚、一个在中东。但都是不完全的组织,东南亚缺少了印尼,而中东缺少了伊拉克,这种防御组织都有漏洞存在。尼克松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尽力弥补。

趁着尼克松出访出访,卡斯特罗兄弟已经在古巴把所有的准备都完成了。在尼克松到达沙特的时候,两兄弟决定行动。

第637章 投奔自由

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国对古巴的监控一直都存在,但本身古巴不具备威胁美国的力量,虽然他是除了巴西之外的拉美第二军事强国,但和美国相比仍然不是一个级别的。但这次卡斯特罗兄弟准备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人,苏联把整个东欧的异己分子全部送到了古巴,本身就是在等待古巴做出权衡,现在,古巴已经权衡完毕了,既然美国一直要引诱古巴人偷渡,那卡斯特罗兄弟就准备玩一次大的,把苏联放在这里的人加上本国不需要的人全部送到古巴去。

对于置身在热带的古巴来讲,什么时候做这件事都可以,苏联想要这么做难度就大了,这个月份人要是掉在海里,白令海峡的温度足够把人在十分钟内冻死。

尼克松在沙特阐述自己双柱战略的同时,古巴马列尔和各大在北方的港口,一艘又一艘大小不等,但都是苏联援助给古巴的旧船纷纷升上了古巴国旗,这种船只有六七百艘,虽然并不是新船,但也绝不是半路会沉没的破烂。

西半球晚上十点,各大港口都已经被戒严,古巴武装力量把护送这些人上船,很多港口都被命令不准在晚上出来,被送上船的还有足够一个星期吃的食物。哪怕就是严密的准备,古巴也不具备一天就完成偷渡的能力,所以哈瓦那当局决定利用黑夜把人先送到船上去,然后第二天严令上船的人不准下来,如此反复直到做好一切准备。

第二天一早,人们在上班的时候会发现各港口都多了数量不等的船只,但他们绝对想象不到里面已经装满了要偷渡的人,所有船上都存在古巴的现役军人,在把这些人送上船的时候,这些军人已经用俄语、德语等一些语言告诉船上的人,他们会被送到美国。在那片土地上这些犯人将不会继续服刑,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这个消息起到了稳定人群的作用,在古巴这几年来,他们都被告知了美国的情况,当然是比较片面的,在这些人眼中美国就是天堂。而美国其实也知道古巴国内存在东欧人,因为有一些人逃离了古巴,以前就偷渡成功,把这个特殊群体的情况告诉了美国人。

逃离古巴的犯人几年来大概有一百多人,对于整个群体来说不是一个大数目,这些人都得到了美国的照顾,他们需要这种例子的存在作为冷战的依据。让美国政府获得对抗的支持理由,在一些媒体的传播之下,美国很多人都知道古巴岛上这么一群可怜的人。

“你们马上就不需要在服刑了,既然我们对社会主义这么反感,那就去资本主义最强大的美国吧,在那里你们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了。”这种讲话稳定了人们的情绪,本来被忽然弄到船上的时候,人群中是有些骚动的,这源自于未知的恐惧。再者他们是东欧人,在二十多年前的世界大战中,第三帝国可没少发明各种奇特的处理方法,一些人刚开始还以为古巴人要把他们沉到海底呢。

这种白天风平浪静,但晚上往船上塞人的行为一共持续了一个星期,这个过程中古巴武装力量表现出来了巨大的纪律性,可以说古巴所有计划经济的人才,都在调配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