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谢洛夫在搞什么?是不是对我让茨维贡去查阿塞拜疆不满?”基里连科闻言之后十分不能理解地说道,“他要对整个干部阶层开刀么?赫鲁晓夫之后干部阶层才刚刚平静下来,他竟然敢这么做?”

“他一贯的表现倒是做的出来,不过是谁让你不经我允许去查阿塞拜疆的?”勃列日涅夫面对自己的战友罕见的口气比较严厉道,“你也知道干部阶层需要平静,削弱谢列平的事情可以等个两年,现在我们需要团结明白么?再者我还需要对中央委员慢慢调整,现在这种情况起了冲突,你能保证能赢?”

“让茨维贡他们差一些问题就收回来,既要表明我们查问题的决心,但也不能让干部阶层太恐惧,调查组的成员不都是我们的人么?尤拉不会自己去查的,能查出来什么还不是茨维贡他们说的算?”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做出了吩咐,但他还是要对谢洛夫的调查表示支持,这是必须的,他一个第一书记总不能说不能这么做。

随后勃列日涅夫前往卢比杨卡,对克格勃的严谨态度表达了赞扬,让安全干部放心去查,这样苏联才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随后在和谢洛夫的单独谈话中,用温和的口气说道,“尤拉,我不得不说,以我和舒里克这种刚刚上台的时候,查出一些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我希望处理方案可以柔和一点,不要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干部有问题的话,我们不要让全国的干部都知道,总不能还用三十年代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吧。”

“那自然是不会的,既然第一书记这么说了,我们就不公开处理,把一些不称职的干部撤换掉,对了犯了错误的干部,调离岗位,如果涉及到了金钱利益问题,则交给法院审理。”谢洛夫以一种同流合污的态度回答道。

通过这次调查,谢洛夫把调查权从茨维贡的手中拿回来,把秘密调查变成了公开调查。通过各加盟共和国的克格勃,开始系统性的查一些问题。前往各地的调查组纷纷从莫斯科出发,前往各地了解情况。

这样一场反贪的风暴从卢比杨卡开始拉响,谢洛夫第一刀就杀到了石油重镇巴库,这是他的老巢,他可不希望出现问题,几天之内,三个市委第一书记和五个第一区委书记被解职,随后阿利耶夫开始对这些人进行审问,阿塞拜疆作为苏联的石油重镇,财政上是十分充裕的,因此问题也比较严重,甚至比其他地方更加严重。

“你们觉得我下手太狠?那你们知道不知道茨维贡已经开始秘密调查了,我自己去调查还能保持一个好名声,要是茨维贡去查,现在没准阿塞拜疆第一书记都要换人了。”面对谢米恰斯内的指责,谢洛夫不慌不忙的道,“幸亏是我发现的早,不然我们的老巢让人端了都不知道,没想到那几个家伙集合在一起,倒也能办成点事情。”

叶戈雷切夫点点头道,“地方干部确实有点不像话了,他们在自由度上比我们强得多。”

“我只是觉得,市委第一书记真的挺不值钱的,二十万卢布?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谢洛夫微微摇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个市区的一把手,这个贪污数目也是真便宜。可能是苏联的干部阶层比较没有见过市面,要是让他们出过几次,回来没准行情就上涨了。要不说干部还是呆在国内比较好,见多了市面可真不得了。

目前最有爆炸力的事情,还不是这场清查,而是劳尔卡斯特罗的亲笔信,他说了一件看起来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所有苏联集团国家在古巴的犯人,已经全部获得了古巴国籍。

第636章 双柱战略

从信上看来不是什么大事,但里面的信息并不是表面上的这么简单。美国的古巴政策,是无条件的接收古巴难民,苏联集团在古巴的犯人肯定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些人一旦入了古巴的国籍,就说明很早以前谢洛夫和卡斯特罗说的那件事已经奏效了。卡斯特罗兄弟准备利用这批人给美国一个反击。

时间不长,在哈瓦那的劳尔卡斯特罗接到了谢洛夫的回信。上面没有说什么,只是说自己并不介意这些人加入古巴国籍,意思就是撇清了自己和这件事的关系。同时在一些隐晦的地方说了一些注意安全的话,默认了这批人已经是古巴人的事实,明面的意思是你们可以随意处置这些人。

“我已经和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谢洛夫同志联系过了,他已经默认了这些人加入古巴国籍的事实,我们可以按照计划将这些人送到美国去了。”劳尔卡斯特罗很快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哥哥,表明不会受到苏联的阻止。苏联当然不会阻止,这件事最早还是谢洛夫提议的,只不过这几年苏联没有再提过,相反古巴方面却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华约国家在古巴的犯人刚刚好有一百万左右,这些人当中有精神分裂者,犯人、以及一些宗教人士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主要是除了苏联之外的其他国家的,谢洛夫不太好意思对苏联本国的知识分子下重手,但并不耽误他对着其他国家的内务部清理这些不听话的人,他们都被送到了古巴进行劳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