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阿塞拜疆的训练营最多的时候,五千伊拉克人在受训,每年都有新人被送进来,也有很多人被送回去,这些人现在已经遍布伊拉克全国,他们在这里学会了克格勃的全套特务训练,同时也接受了军事培训,现在也应该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那些人从黑海上船,度过达达尼尔海峡,从叙利亚登陆,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边界进攻,和他们一起到叙利亚的还有我们的坦克。这些人都接受过军官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做班长,甚至更高的军官。”谢洛夫说到这里有些感叹,在早些年这个训练营占据了第三总局很大的开支,那个时候克格勃的资金也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充裕。

“我们最好让这些归国的军人,和北部的库尔德人、巴士拉的共产党一起动手,这个时间要考虑到,这样才能造成最大的影响,让普通人以为共产党上台已经成了定局,从而接受现实。”乌斯季诺夫拿着铅笔勾勒了几个地方道,“希望我们能够大获全胜。”

“我为了今天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了。”谢洛夫同样非常认真,在远东一个船队正在披荆斩浪,满载着自动步枪往巴士拉航行,不莱梅港挂着印尼国旗的轮船缓缓驶离,黑海的敖萨德,一群穿着军服但明显是中东面孔的人在深夜中登船。

莫斯科和巴士拉的电报讯号一下子频繁起来,伊拉克共产党第一书记侯赛因·阿尔拉迪秘密离开了一直居住的地方,同时单线联系的地下党部分开始人传人的联络。

第625章 巴士拉起义

巴士拉在伊拉克的城市中排行第二,仅次于首都巴格达,而且巴士拉还是伊拉克的最大港口和唯一出海口,所以地位上一点都不比巴格达要差。这里有基督教徒、曼达教徒属于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在伊拉克的南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同时这里是伊拉克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活动地,伊拉克共产党也把这里作为重点的活动地区。

“其实我也不知道伊拉克方面的行动什么时候开始,不过应该就是这几天了。我们所有方向的准备都在这几天到达……”在卢比杨卡值班的谢洛夫把儿子高高举起,引起一阵笑声。他在向自己的妻子解释为何自己的工作,最近几天瓦莉娅都会在这里,来陪伴自己的丈夫。

确实,谢洛夫并没有把时间钉死,什么时候最合适还是伊拉克共产党自己说的算。不然的话,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指挥,对伊拉克是有害的。如果没记错,这好像叫教条主义。谢洛夫在卢比杨卡分析的再多,也不可能比伊拉克本地人更加了解当地,把需要的东西给伊拉克共产党准备好,剩下的事情还需要靠他们自己。

“这就是你不在家的理由?”瓦莉娅双手掐腰,有些愤愤不平的道,“你是不是觉得国家离开你就不行了,你怎么不娶卢比杨卡做你的老婆?”

“你以为我是共青团第一书记扎米亚京?”谢洛夫呵呵一笑把儿子放下,捏了捏妻子的脸蛋低声道,“哦,明白了,下面痒痒了是吧?我可以理解,毕竟女人的需求正在增长,但谁说这里就不可以呢,又不是没有住的地方……”

“你怎么说话不过大脑呢,儿子能听懂了……”瓦莉娅往丈夫的身上一靠,美眸看着桌子上站着的儿子,小家伙的眼睛提溜提溜的转,好奇的看着自己的父母。

“那说明我的儿子聪明!”谢洛夫回头瞄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反正早晚都有这么一天的,性别男、爱好女,正常的人不都是这样么?也值得大惊小怪?

巴士拉是伊拉克南部最大的交通运输中心,有内河航运和铁路与巴格达相通,一旦战事拖延,巴士拉将成为伊拉克共产党和政府军进行持久战的最大后勤基地。对于伊拉克共产党来讲,他们希望迅速的把整个地区控制,然后打出旗号向苏联集团求援。

谢洛夫还安排了一个国家作为主要的支援单位,那就是苏联最可靠的盟国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已经做好的相关的准备。此时伊拉克共产党已经决定起义,时间就定在一月十日深夜,几乎所有在这十年时间中发展的地下党员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而第一书记侯赛因·阿尔拉迪,已经带着在这里的中央委员隐蔽到了周围的村庄中。

这个季节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因为很多伊拉克共产党都在苏联学习过,知道如何在低温情况下作战,要知道巴士拉这座城市是世界最热的地方,夏天常温在五十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