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简易机场,这个机场最好是平常不怎么被注意到的地方。”谢洛夫拿着中东司传回来的情报道,“新型的石墨炸弹也可以使用,当然我们首先以摧毁为第一目的。希望能大获全胜!”最把握的办法当然是派出陆军拆了核设施,把希望寄托在空军上,总是有些怪怪的。潜意识中陆军就是能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这种感觉别的军种给不了。
克格勃的中东情报每两天更新一次,主要还是观察以色列军队的情况。但这种监控有没有用谁都不知道,以色列国家本就不大,调动军队是很快的,动员也非常快,十分容易隐藏。
第561章 中东雄狮
从四月份开始,莫斯科、大马士革、开罗的联系陡然紧密起来。阿拉伯能称得上是强国的国家,只有三个,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最早的阿拉伯联盟中,也是这三个国家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只不过后来沙特凭借石油后来居上,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此时的伊拉克内部混乱,阿拉伯联盟当中埃及和叙利亚话语权最重。
埃及、叙利亚和苏联的关系越发紧密,这个情况被埃及和叙利亚和摩萨德间谍所掌控。以色列也知道自己是一个亲美国家,而阿拉伯人背后站着的是苏联。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虽然解体,但叙利亚和埃及的关系仍然不错。特别是在对待以色列的问题上,新上来的阿萨德甚至比纳赛尔更加强硬。从去年开始,以色列和叙利亚在边界频频交火,互相炮击的情况时有发生。
“埃及和叙利亚对我们的南北两个方向的压力越来越大,这背后则是苏联的影子。”总理列维·艾希科尔看着眼前一只眼睛带着眼罩的将军,独眼将军是刚刚上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摩西·达扬。
一直以来以色列的总理和国防部长都是由一个人担任,这样可以更快捷的集中以色列的全部能量用于作战,直到今年年初,列维·艾希科尔才第一次新任命了一个国防部长。
“难道纳赛尔准备开战么?不过不能忽视这种可能。”摩西·达扬想了一下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不是不能忽视这种可能,苏联或者说是俄罗斯人,一旦觉得一件事有成功的可能。那他们就会去做。我很了解那个国家的人。”列维·艾希科尔很有把握地说道,“我们必须在威胁形成之前主动出击,打垮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先发制人,这样苏联也没有办法了,摩西,一次把我们的所有力量全部爆发出来,制定一个快速的计划。”
列维·艾希科尔生于俄罗斯帝国基辅附近的奥拉托沃,大学期间加入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随后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他在一战期间作为犹太军团的一员和英国人一道和奥斯曼人作战,他说自己很了解苏联,那是因为他就出生在那里。
以色列刚刚建国的时候亲苏和亲美力量都很强,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以色列就受到了苏联的支持。只不过现在阵营互换,苏联成了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者。以色列的俄罗斯犹太人随着以色列的建国时间越来越长,也逐渐有了民族意识。列维·艾希科尔就是如此。
“通过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中东战争,消灭掉以色列的战争能力,从去年开始,中东的安全形势急转直下,可以说以色列随时都在进行着战争准备。那么战争一旦开始,有两种可能性,埃及和叙利亚首先动手进攻以色列,我想说的是第二种可能性,那就是以色列率先开战,突袭周围的阿拉伯国家。”谢洛夫指着墙上的中东形势图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如何支持埃及和叙利亚了,我认为支持力度必须要强,如果非要在埃及和沙特之间选择一个,也必然是埃及,沙特那种宗教氛围是我们苏联的敌人。”
“只要打成消耗战,以色列是必然坚持不下去的。犹太人只有那些人,这就要看埃及人怎么做了。”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说的道理很简单,阿拉伯人可以输一千次,以色列人一次都不能输,哪怕以色列每次都赢,只要埃及人坚持住打出好看的交换比,以色列就会从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投降。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双方都在进行着战争准备。苏联的想法是让埃及和叙利亚首先攻击以色列,解除以色列可能出现的核威胁,而以色列则准备先发制人干掉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一举改变被两个方向包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