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页

苏联的犯罪率是多少呢?就以致人死亡的案件来讲,去年苏联一共被杀害一万一千人,美国是一万九千人,苏联的犯罪率是美国的一半多。而古拉格撤销那一年,苏联和美国这上面并驾齐驱,苏联因为凶杀案死亡一万六千七、美国死亡一万七千七。不愧是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两国在这方面再一次打成平手。

可是苏联距离美国很远,而美国的走狗西欧距离苏联很近,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像是苏联在发展的时候面对的问题一样,距离自己很近的西欧发展福利、距离苏联很远的美国发展军事、苏联不得不在这两方面都要投入巨大的资金。

如果苏联不和美国比和西欧比较的话,其被杀人数竟高达四倍。这个数字就十分打他这个国家安全总政委的脸了,他总不能说美国人死的比我们还多,拉着美国来比烂。

否则,不得不承认苏联犯罪的膨胀数字,会得出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减少犯罪的结论。这件事一定要解决,“内务部一百一十万成员,难道就没有办法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全一点么?”谢洛夫扫视了内务部的干部们一眼深沉的问道。

“总政委同志,我是刑侦管理总局的局长,有一份资料你先看一下。”谢洛夫点点头。

第555章 一群白痴

一九六五年,苏联处理各种刑事犯罪大概就是九十万件,其中不良行为和人身犯罪就占了五分之二。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农村的不良行为,在城市街道夜间进行的不良行为,是不良行为罪行的典型。其中发生最多的时间是晚六点到十点期间。这一切都说明,所谓不良行为,是同业余时间和社会的非组织性和文化水平低有关连的典型的犯罪。不良行为的累犯比其他犯罪的累犯率高得多。

其中发生最多的时间是晚六点到十点期间。这一切都说明,所谓不良行为,是同业余时间和社会的非组织性和文化水平低有关连的典型的犯罪。不良行为的累犯比其他犯罪的累犯率高得多,“卧槽!这不是自己么?”谢洛夫拿着自己一对照,觉得这个不良行为的归纳里面让自己中枪无数,活脱脱就是自己刚初中毕业到第一次上班之前的样子。

至于犯罪分子百分之九十都是男人,里面又有百分之九十是喝酒之后犯罪,这还用内务部分析,世界上哪个国家犯罪不是这样。喝酒之后闹事让谢洛夫感觉又中一枪,看来以后内务部要少来,这种感觉怪尴尬的。

当然这种犯罪嘛,通常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后面一种才是要命的东西。仅次于不良行为而占第二位的是侵犯人身的犯罪。故意、杀人、重伤害、强、奸,其他危害个人生命、健康、财产的犯罪包括在内。这里突出的是未成人的犯罪。他们引起很多杀人、强奸、重伤害案件。根据数据,杀人案件约占侵犯人身罪总数的十分之一。

未成年人渣保护法?也不能这样说,这条法律毕竟也保护过他自己。当然如果反过来站在现在这个位置,这条法律就相当碍眼了。要想绕过去,就必须把古拉格重新建立,或者扩大精神病院关押范围。有时间和谢列平谈一谈……

大义凛然的谢洛夫放下了统计报表,回忆一下后世自己成长过程,其中社会治安的越来越好伴随着自己这种人被不断打击。那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等等!谢洛夫抬起头问道,“去年的凶杀案破案率是多少?”

“大概是六千二百件,其中城市占了八成。乡村和集体农庄占了两成左右。”刑侦管理总局局长干脆的回答道,这些数据显然记在他的脑子里。

“很好!好个屁……”谢洛夫就像脑筋短路一样一句话里面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转折点,用一种无能的目光看着这位内务部的重要干部,“一百一十万人的内务部?就给我交出来这么一份满意的答案?”

将近一半的凶杀案无法破案,难怪这种犯罪行为打压不下去,一个杀人犯如果杀过一次人,就难保不会来第二次,因为有了经验的他已经适应了不适,同时心中会升起一种警察不过如此的感觉,往后的顾忌会更少。

一时激动之下谢洛夫差点就喊出命案必破这种不过脑子的话了,幸亏没喊出来丢人,不然谢洛科夫可能会以为他姿势不够。后世这么高的技术都做不到,现在的苏联就自然更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