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八月一日,在克格勃紧锣密鼓的准备如何和中央情报局决一死战的时候,一架从伦敦起飞的客机缓缓从莫斯科机场降落,这是英国文化部的代表对苏联进行访问。除了英国文化部的官员之外,代表团当中还包括一些知名影星,这些影星不全是英国人,但说出名字都让人如雷贯耳,谢洛夫只认识其中三个人,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和玛丽莲梦露。

苏联文化部长福尔采娃接待了英国代表团,对于这次英国文化部的来访,克里姆林宫十分重视,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在访问美国的时候,曾经专门去过一次好莱坞,想要见识一下美国的电影基地,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谢洛夫调集了秘密警察总局的秘密警察总队,按照尼克松来访时候的标准,进行了安保措施。整个秘密警察总队从机场开始,就进行了训练有素的安保。

两位影后和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出现,也让莫斯科的民众陷入到了沸腾的状态中。比起九年前法国电影界访问莫斯科造成的动静更大,在这座苏联首都造成了轰动性的效果。

“你看看文化部那些人激动的样子,真怀疑他们是苏联人还是英国人。”在机场出来之后,伊特瓦索夫冷淡的评价着文化部的同志。

“这也难怪,毕竟人家的名气要大一些。不出现第五纵队就谢天谢地了。”谢洛夫不慌不忙的叼了一根烟道,“第一书记在克里姆林宫设宴招待,到时候让我们的人注意一下,看看文化部没有人流露出对西方世界向往的言论。”

第515章 影后也兼职

“同样的,这次来访的英国人,从官员到演员估计就没有几个对苏联怀着善意的人。不过可能会有所改观吧,从纯粹的讨厌苏联,变成中立就是伟大的胜利了。”谢洛夫咧开嘴角嘲讽道,“一群百万富翁怎么会对我们这种平民感兴趣?”

不能否认富人阶层是有那种富有同情心,也愿意帮助他人的存在,觉悟高觉得应该人人平等也有,问题是有几个。如果谢洛夫是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一员,也不愿意和低下的民众平等,底层人民的死活管我什么事情?自由国家当中全看你自己的能力,你处在底层你活该。

所以第二国际的那些叛徒存在也有好处,欧洲人被忽悠的不断使用自杀政策,引进黑又绿进自己的国家,其实对苏联是有利的,他们的虽然偷换概念玩的溜。

“晚上把克里姆林宫的监控体系打开,挑选英语水平很高的人进去做侍者,有机会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行,工党政府也是可以利用一下的。”两人闲聊了一下,谢洛夫走到了自己的汽车前面,打开车门笑道,“在大行动之前,有这么一个活动作为调味剂也挺有意思。”

谢洛夫已经让挑选了几个精神不错的内务部老头,让他们去印尼旅游去了。人虽然不多,但每个人当年都签发了上百条逮捕令,专业的,绝对是专业的。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专业的人来做,第一书记就是这么说的。

格奥尔基耶夫大厅是大克里姆林宫中最为著名的殿厅,是俄罗斯工匠巧夺天工的建筑杰作。大厅呈椭圆形,圆顶上挂着六个镀金两枝形吊灯。每个吊灯重一千三百千克,圆顶和四周墙上绘有公元十五到十九世纪俄罗斯军队赢得胜利的各场战役的巨型壁画。大厅正面有十八根圆柱,柱顶均塑有象征胜利的雕像。

赫鲁晓夫对英国文化部的到来还是很重视的,苏联一直对西欧国家的左翼采取拉拢的态度,特别像是英国这种本来共产党就很弱小的国家,工党这种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就成了苏联的备用选项。目前英国执政的是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

不出意外的话,哈罗德·威尔逊晚年会成为什么英苏友好协会主席这类组织的名誉主席。目前是工党政府执政下的英国,才让赫鲁晓夫采取了超出欢迎规模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