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稀有金属和资源都是电子工业蓬勃发展之后才忽然身价百倍的,苏联提前进行布局,以现在苏联的名声加上克格勃的渗透能力,在六七十年代绝对是大有可为的,苏联虽说不缺这种稀有金属,可是这种东西的储备谁会嫌多呢?再说着非常符合谢洛夫赚快钱、赚现金的理念。
“好想法,我回去之后询问一下专家和相关产业的意见,没有问题就会实行!”勃列日涅夫眼睛一亮,对谢洛夫的提议十分重视。又坐了一会便离开了别墅,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第二天谢洛夫签发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令,命令所有法属非洲的克格勃情报人员继续留守,其他安全就和肃反干部则撤离,集中全力在原英属殖民地展开工作。同时还通过一些其他渠道让法国人在偶然中发现了这个动作。
战略收缩,无非就是步子迈大扯到了蛋,谢洛夫当然可以让克格勃坚持下去,继续在非洲一打三,但现在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英国的殖民地一直都比法国的要好的多。法属非洲尤其是北非地区,撒哈拉沙漠占据了大半的面积,谢洛夫没空去抢,抢沙子么?那东西能干什么?盖房子都不要,干沙没有粘性,盖出来的房子都是危房。
后来法国人发现了苏联的举动之后,也心照不宣的没有声张,苏联是非常讨厌没错,美国也同样很讨厌,法国人巴不得苏联和英美撕得更加激烈一点,自己则在法属非洲继续做土皇帝。
做完这件事后,谢洛夫登上火车前往特工城进行视察,勃列日涅夫则开始筹备如何建立稀有元素的同盟,分别召来了波德戈尔内和谢列平进行商量。
第446章 前往罗马
“是尤里提议的么?这样看来绝对没有问题,对于他我是知道的,如果没有把握尤里根本就不会提出来!”谢列平听了勃列日涅夫的提议后,直接这么说道。
谢列平对谢洛夫的信任一直都在很高的位置,事实上对于所有伙伴的信任都是如此。通常谢列平的朋友也会回报这种信任,这种信任的来源于克格勃的情报体系支撑,另外则是谢洛夫几乎从来没有被骗过,不过敌人有这么动作,谢洛夫总能做出提早的防范。
“是的,尤拉的提议我本来没有当做一回事,但调阅了相关的资料和文件后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提议,和他说的那样,属于投入小潜在回报大,实行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的工作!”勃列日涅夫认可的点点头,资料一直都在那里,只不过一直没有人提。
苏联不缺乏各种资源,不管是强国的必要条件煤铁石油,还是几乎和黄金等值的稀有金属元素,只要门德列夫所写元素周期表上有的元素,苏联都有。但却没有一种稀有金属的储量占据世界的统治地位,定价权都在别国的手里。而且因为苏联地处寒带,开采成本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更不要提人工成本。
“尤拉的意思是,在英美没有重视的领域中下手,在稀有金属元素中建立我们的标准!”勃列日涅夫少见的戴上了眼镜,显然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一般情况下勃列日涅夫只有在重要的会议中才戴眼镜表示自己的认真。
勃列日涅夫此时就拿出了自己决心,谢洛夫很早就知道勃列日涅夫这种风格,跟他谈什么伟大的理想、什么共产主义、什么国际主义等等都是没用的,跟勃列日涅夫说话一定要直接,不带拐弯抹角的说实际东西,苏联这么做会得到什么。这样勃列日涅夫只要认为可行就会毫不犹豫的鼎力支持。
“我很同意勃列日涅夫同志的观点!”谢列平几乎没什么由于就被勃列日涅夫说服了。
随后勃列日涅夫用了一点时间说服和自己地位差不多的波德戈尔内,波德戈尔内的性格比较激烈,做事大包大揽,也是这种性格才让赫鲁晓夫注意到,最终把他从乌克兰招到了莫斯科来工作,委以重任成了苏联屈指可数的巨头。
不过不管是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还是谢列平,在赫鲁晓夫面前通常都十分拘谨,在潜意识当中他们每个人都对赫鲁晓夫有些害怕,这种感觉就像是谢洛夫看到勃列日涅夫的感觉是一样的,没有表现出来,忌惮却留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