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里其实比中亚更加有开发性,也比中西伯利亚那边暖和一点!”穿着绿色将军服的泽里亚诺夫上将对这里的情况其实并不陌生,身兼边防军司令的他,一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就在苏联漫长的边境线上巡视,很多时候克格勃主席团的会议他都不会去参加。
“主席选择的地方不错,就像是他说的那样,这里有着一种叫做稳定性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自然灾害发生的!”谢尔久科中将点点头道。从莫斯科来到这里之前,谢洛夫就曾经说过在滨海边疆区那边,基本不会出现自然灾害,江对岸的中国东北地区也是一样,在地理上一旦连这块地方都出现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那整个苏联或者整个中国的情况都不能看,这块地方属于气候很稳定的地方,除了气候冷了一点,一年的降水不多不少,每年都非常稳定,如果这里出现了气候异常,那其他地方还不知道差成什么样了。
可以说除了要注意一下雪融性洪水、冰凌洪水和寒流之外,在适合农业的种植季节当中,什么都不会出现,对了,提防一下野猪群这种小事谢洛夫没有单独吩咐。
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初春,当气候转暖时,北方河流封冻的冰块开始融化。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河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河坝,由于大量冰凌阻塞形成的冰塞或冰坝拦截上游来水,导致上游水位雍高,在冰塞溶解或冰坝崩溃时槽蓄水量迅速下泄形成了冰凌洪水。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这边的边防军军备应该更新了,不知道我们主席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虽说主席的意思是保持克制,但也不能让我们的士兵没有安全感吧。”泽里亚诺夫上将忧心忡忡地说道,苏联和中国关系的变化虽说没有历史上这么激烈,但作为边防军司令的他却是苏联感受到边防最清楚的一批人之一。苏联和中国的口岸已经比蜜月期冷清了很多,港口、船运几乎都在降温,这点经常来远东的泽里亚诺夫上将感受的最为明显。
“主席的意思是,如果共青城提供的支援不够,我们应该开口向中国请求提供支持!”谢尔久科中将说话的时候也带着一丝不确定道,“不知道主席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中国同志一直等着我们求他们?”
“我也不知道,难道中国会因为我们求助感到高兴?”泽里亚诺夫上将想了一下道,“那我就试试吧,万一中国同志同意帮助,也会让我们的开垦计划加快,这是一件好事。”
这是当然的,中国从中印战争取得坏名声肯定要急需打破,不然也不会开始大规模的对外援助了,谁不知道大规模援助赔本?只有中国人聪明?以为美国、苏联的阵营中就没有白眼狼?苏联援助的白眼狼那是一群一群的,距离比较近的就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距离远东比较近的还有不太听话的朝鲜,更别提非洲那一群政变一次就找一次大哥的黑叔叔们。
美国那边也一样一群让自己头大的小弟,比如说这个年代还很坑的韩国、南越、一直都很坑的菲律宾、为了遏制印度扶持的巴基斯坦等等。美国人也是捏着鼻子认命了,只要能抵挡住气势汹汹的社会主义运动,坑一点就坑一点吧……
急需要打破外交困境的中国,此时不怕花钱,而是怕真的被封锁住脱离世界之外,后者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真的被封锁住了,被世界孤立,中国怎么折腾都不会掀起一点浪花。
因为这个历史时空中,中国的战国更大而且没有撤军,所以被孤立的态势比原来历史上还要大,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虽然在冷却,但还远远没有比历史上恶劣。谢洛夫牺牲印度的行动没有白费,英国人说的好,在印度人民的血没有流干之前,大英帝国是不会投降的。这句话说的太对了,要不说对方是老牌帝国主义呢,谢洛夫认识到了这句话,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因为西南方向和印度的敌对,中苏就算是未来不可能高唱牢不可破的联盟,关系也不会恶化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地方是占住了,同时中国也收获了一堆坏名声,比历史上受到了更大的敌视。有声有色的大国好歹修炼了这么多年,又有英国、美国在后面摇旗呐喊,此时的中国有着前所未有的孤立,在这种环境下谢洛夫断定只要滨海边疆区开口,中国是肯定会援助的。
这是互相需要的事情,中国需要一块敲门砖证明自己的价值,单枪匹马去非洲进行援助,说不定黑叔叔们刚开始根本不相信中国,世界上有美国、有苏联、为什么我们要请求中国进行援助?而首先援助苏联的滨海边疆区,则会打响自己的招牌。谢洛夫估计中国一定会大家宣扬援助苏联的消息,随后借着这次机会进入非洲。
这块敲门砖,谢洛夫不能直接给中国,帮助中国在非洲站稳脚跟,这会被其他对中国有警惕的干部所诟病,但他可以通过迂回作战帮助中国打响名号,同时帮助自己在滨海边疆区的开垦建设,增大开垦的进度。
连泽里亚诺夫上将都没有预料到,自己对中国方面提出援助请求的时候,对方在短暂的上报时间之后就一口答应,干脆的程度超过了他自己的预估,热情的态度令人不可直视。
“这就是老子是克格勃主席的原因!我真是个天才……”在莫斯科的谢洛夫接到了泽里亚诺夫上将和谢尔久科中将的电报后,丝毫不吝啬的夸奖自己,这下中国开始援助非洲的时候,一旦非洲国家对中国产生疑虑,中国一定会说我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北方的苏联知道不,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援助过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