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河水不开化,其实在高纬度国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苏联很多水灾的出现并不是降水太多,而是因为冰层太厚堵住了河水的流动,造成水位上涨。其实解决办法也不困难,出动空军炸开冰层,让水重新流动起来最终冲开结冰的水面。

“国防部准备出动空军?好,我们先派人去勘察一下哪里比较容易在说!”谢洛夫点点头没有表示异议,勘察是必须的,爆炸也要选择风险比较小的河段开始。

送走罗曼中将,谢洛夫长长的出了口气,回来还没有两天就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克格勃主席竟然又跑到保加利亚去了,到底谁才是一把手?

总算把这些事情都弄完了,正在准备休息的谢洛夫突然被推开的门吓了一跳,还没等教育这个冒失的家伙,就听见说,“头,科兹洛夫的警卫报告,第二书记同志中风了……”

哗!谢洛夫猛然站起来大喊道,“快送到医院去,让总医院的医生也去一起看看,我马上就到!”说着话谢洛夫走到衣架旁边拿下帽子,穿戴整齐就往外走!

出事了!谢洛夫明白这一点,科兹洛夫那副定时炸弹一样的身体还是出现了毛病,一旦这位第二书记倒下,到底谁才是接班人的问题就会成为很多人关心的事情。

谢洛夫赶忙驱车前往医院,在路上询问着今天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国家领导人的警卫是第九总局的人安排的,谢洛夫算是这群人的上司,谢米恰斯内不在,谢洛夫就是克格勃的一把手,所以对于自己老大的询问,科兹洛夫的警卫知无不言。

“第二书记的身体一直不错,为何会突然中风我们也不清楚,不过今天第二书记确实比较生气,听说在第一书记的办公室当中大吵了一架,回到家之后不知道怎么一下就中风了!”

谢洛夫聚精会神的听着科兹洛夫警卫的报告,没有从中发现什么疑点。这位第二书记的性格,那是众所周知的比较激烈,其实从行事风格上面来讲,科兹洛夫就是理论和态度更加激烈的勃列日涅夫。整个中央主席团当中,几乎所有人都曾经被赫鲁晓夫训斥过,但敢于面对面顶撞赫鲁晓夫的人几乎是没有,为什么是几乎呢,因为科兹洛夫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赫鲁晓夫和科兹洛夫意见不合吵起来是常有的事情,连谢洛夫都听闻过。

“去写一份报告,当然总部的同志还会对你进行询问的,先下去吧!”谢洛夫拍拍警卫的肩膀,对于警卫的调查肯定还是要的,因为科兹洛夫的地位是如此重要。

“一定要尽全力抢救,这是我们的第二书记!”转过头谢洛夫又对着科兹洛夫的主治医师说道,同时让从克格勃总医院的医生一起进去,一方面是人多做出判断,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监视,涉及到第二书记的安危,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

这是一件非常突然的事情,一旦科兹洛夫倒下,那中央主席团那就热闹了,相信赫鲁晓夫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接班人倒下,毕竟他岁数很大,还有没有时间培养接班人可不一定了。

第420章 接班人问题

赫鲁晓夫一八九四年出生,要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此时已经人生七十古来稀了。七旬老汉还有时间培养下一个接班人么?这点谁都不知道,站在走廊中的谢洛夫看着来去匆匆的医生护士,心里明白科兹洛夫的倒下,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

科兹洛夫在第二书记的位置上,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勃列日涅夫服气,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勃列日涅夫小两岁的科兹洛夫,本身主持列宁格勒工作很长时间,就算是谢列平的伙伴,现在的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托尔斯基科夫,对曾经的长官科兹洛夫也非常尊重,苏联政治体制中除了莫斯科作为首都之外,两个地方最容易出现政治中心,因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其中一个是乌克兰。而另外一个地位非常高的城市是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就相当于苏联的魔都和帝都,从基洛夫到日丹诺夫、再到科兹洛夫乃至苏联晚期的罗曼诺夫,列宁格勒出现过无数让莫斯科方面感到忌惮的大人物。而且科兹洛夫本身和军方的关系非常好,主管军备的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都认可科兹洛夫的地位,科兹洛夫倒下一切都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