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聊了几句,谢洛夫到达了赫鲁晓夫的办公室,今天赫鲁晓夫的办公室没有像往常一样热闹,赫鲁晓夫还是向往常一样在桌子上批改文件,带着眼镜时不时的凑近看一看,一个已经快七十岁的老人,还有这种精力确实是值得佩服的,不过比起斯大林从能力上还是差了一点,远远压住不住反对者。

“印度的事情已经办完了?感觉你一点都不兴奋啊?”摘下眼镜的赫鲁晓夫和谢洛夫开着玩笑,赫鲁晓夫的严肃态度和开玩笑的态度千万不要当真,因为从性格上面来讲,根本没人知道赫鲁晓夫下一步的举动是什么,连科兹洛夫和勃列日涅夫都经常受到训斥,也可以这么说,苏联的中央委员没几个从来没受到赫鲁晓夫的指责。

“有什么兴奋的,对于一个印度又不难!”谢洛夫脑袋仰着根本不在乎地说道,“回来之后好像一下子没什么事情做,所以又提不起来精神。”

“小同志还是很骄傲自满么?”赫鲁晓夫嘟哝一句,然后拿着自己的文件说道,“看看我做出的规划,你就知道最近我作为第一书记在干什么了!”

“所有的儿童都应该进入寄读学校,让所有的儿童从出生的所有教育都受到国家的保障,所有的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由国家来保障以后的生活,过了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人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物需求就不是苏联应该操心的问题了!”

“第一书记,这个计划似乎有些乐观了吧?”谢洛夫看了一眼就知道,赫鲁晓夫的想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自己这位第一书记脑袋又开始热了。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一九六三年的苏联粮食因为天气的因素,遭遇了大规模减产,如果不是看到了赫鲁晓夫的设想,他都想不起来这件事。

第412章 医学实验

“乐观么?以现在的技术应该是不成问题吧!”赫鲁晓夫有些疑问的自语道。

如果苏联全国都是苏斯洛夫那种人,那自然是不成问题,但问题不是。永远不要小看人类的浪费程度,这不是独属于资本家的。任何都有这种心里,要是敞开随便吃,苏联根本扛不住几年,中国就有先例,而且刚刚过去没几年。

不过这也不好明着反对,可如果把目标定的低一点,不是反对而是延迟的话,谢洛夫倒是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克格勃身为情报部门,虽说不全是,但最缺乏的就不是数据。

“第一书记,我需要从卢比杨卡调阅一下数据来进行分析!”这个时候谢洛夫必须相信自己的记忆,就是一九六三年苏联的天气不好,粮食产量下滑。当然苏联的粮食产量下滑的意思他是非常了解的,供应人均消耗是没有问题,只不过不可能同时负担畜牧业的消耗。

“好,我们来看看联盟的预估也是好事!”赫鲁晓夫痛快的答应了谢洛夫的意见,玉米运动的碰壁倒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吃过一次亏的赫鲁晓夫现在不是像原来一样,自己做了决定立刻就推行。

但问题在于,赫鲁晓夫在这几年已经给中央主席团的成员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所以根本不会有人敢明这面的反对,这个想法谢洛夫肯定不是第一个见到的,科兹洛夫、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他们肯定有人比谢洛夫知道的要早,但从赫鲁晓夫的口气中,似乎中央主席团的其他成员都没有什么意见。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这说明这些人现在都害怕赫鲁晓夫,不敢在赫鲁晓夫面前提反对意见了,在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不在赫鲁晓夫面前说实话,最终开始孤立这位第一书记。

“以最近十年来的天气记录来估计,每过三年到四年,我们联盟就会遭遇到一次天气异常的情况,要么是干旱要么是寒流提前到来,给我们的农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半个小时之后谢洛夫接到了卢比杨卡送过来的记录档案说道,“而且现在联盟的农业储备粮食问题不容乐观,其实似乎不具备目前推广第一书记的想法……”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当然在需要的时候谢洛夫也可以伪造数据,但目前显然不用。用真实的数据就足够说明问题了,讲事实讲道理的勇气,谢洛夫还是具备的,如果赫鲁晓夫生气准备训斥他,当做没听见就好了,谢洛夫不会和老年人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