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希宁是在前苏联建军最困难的时期领导苏联空军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极力主张发展导弹技术,同时建议削减空军。为此,韦尔希宁对赫鲁晓夫和马利诺夫斯基进行了说服工作,建议他们同意为空军研制新一代作战飞机,以便将其装备航空兵部队。韦尔希宁还曾多次在国防委员会、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会议上强调空军司令部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作用。
韦尔希宁元帅的形象和谢列平差不多,尤其是发际线更是一模一样,不知道是谢列平未老先衰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当然两人一板一眼的严肃作风也毫无二致,韦尔希宁元帅面无表情的听完了克格勃方面的消息,点头道,“这样,调集六十架伊尔-28轰炸机前往古巴,首先在本土拆解,然后去古巴组装!”
“二十天内,要完成组建古巴集群的所有力量,有没有问题?在伊尔-28轰炸机到达古巴之后,我会宣布将对古巴进行军事援助,顺便试探一下美国人的反应!”赫鲁晓夫最后拍板道。当然这个宣布只是宣布常规力量的援助,和主动挑衅没什么关系。
“是,第一书记!”韦尔希宁元帅和谢米恰斯内、谢洛夫和伊特瓦索夫三个克格勃主管同时敬礼。
第343章 初次的试探
伊尔-28轰炸机并不先进,事实上只是苏联空军在没有办法短时间追上美国重型轰炸机群才不得不从数量上多装备一些这种机型,如果有选择的话,苏联也想要全部装备图95轰炸机。但伊尔-28轰炸机照样可以带核弹,部署到古巴也一样可以轰炸美国南部。目前苏联的所有部署都是建立在核武器的基础之上,中程导弹要带着核弹头、核潜艇要带着核鱼雷、轰炸机一样要带着核炸弹,因为除了核武器苏联真的没有让美国心惊胆战的力量。
其实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核导弹没有被发现,这种充其量在美国算是轻型轰炸机的伊尔-28轰炸机,应该不会太刺激美国人的心里。正常人都不会认为苏联在核武器的劣势下敢来到美国本土的眼皮子地下威胁他们。这是美国人心中的自傲,觉得自己海军天下无敌控制两洋,核武器数量比苏联要多,所以心里觉得可以在联邦德国、土耳其部署核导弹威胁苏联,而苏联不敢用同样的招数对着自己,事实证明,苏联已经被团团包围的情况下最后选择了跟美国人玩一场大的。
“轰炸机的机翼并不便于隐藏,就算是拆解之后也是如此,所以这项工作绝不能在黑海沿岸的港口中起运,达达尼尔海峡太窄了,这并不安全!我们克格勃的建议是,在波罗的海的港口起运。”抓细节虽说不一定会改变结果,但细致的工作态度总是没错的。
“安全工作就交给你们克格勃来做,国家的安全干部我一直都是十分放心的!”赫鲁晓夫拿着钢笔的手在桌子上敲击几下,觉得没什么漏洞便挥手让谢洛夫他们下去了。
第二阶段的运输除了伊尔-28轰炸机之外,主要是运送普通的武器弹药和一些自己能力的军工生产线,保障古巴集群的作战能力。不管苏联决定往古巴运送核导弹的初衷是什么,这些准备都必须要做的,哪怕最后和美国妥协了,这些常规武器也会留在古巴,移交给古巴人民军做援助。
“我们做好辅助就行了,相信不论是国防部还是古巴集群司令部都已经开始详细拟定了作战计划,这方面不用我们操心。”谢洛夫和第一总局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站在夕阳的光辉之下,目送苏联一艘轮船离港。优美的船身上刷着黑漆,有一种厚重的别样美感。
可能是造船理念的不同,苏联的货轮从经济利益上并没有达到最大化,谢洛夫之所以觉得船身优美,完全是因为从外部的线条上这艘黑色的货轮和军舰差不多。军舰的线条比货轮好看,前往不要以为他多懂这方面的知识。毕竟在瓦莉娅心中他只掌握了初中水准知识,隐藏在我党我军中的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
“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萨哈托夫斯基中将长叹一声,他是第一总局的局长,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瞒过他的,他也知道一旦暴漏就是石破天惊。
“我们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最后的结果就交给命运决定吧!”通常情况下谢洛夫根本不会说这种把结果交给命运的话,甩掉脑子中混乱想法。看着眼前的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就连这种工作将近三十年的肃反工作者都心里没底,可见古巴导弹危机已经超出了工作经验的掌控范围。
如果说谢洛夫在克格勃的工作要是有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他没有做过第一总局的局长。总说古巴导弹危机这个话题太沉重了,他想比较轻松的问题。忽然眼睛瞪大了,把视线放在一个带着孩子出来的年轻夫妇身上,倒不是这对夫妇长得多么好看,而是他们孩子坐下的小汽车,电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