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这点谢洛夫必须说一句,他到了梁赞的时候只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副主席。赫鲁晓夫愤愤不平的咒骂了半天,诸如撤职、审判这种词汇不断从嘴里面冒出来。只有谢洛夫相当不自觉的站在一边全当没听见,反正又不是骂自己。

“各地州委书记的觉悟呢?他们欺骗了我,这些混蛋。我要把他们都送到监狱里面去,换成斯大林时代他们统统都会被枪毙!”赫鲁晓夫起伏的胸口表明了自己的心情是到底多激烈,一个超级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却被下面的干部蒙骗。这已经超过了赫鲁晓夫自己的承受能力,“尤里,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欺骗中央这方面么?”一直以警察头子兼情报头子面目出现的谢洛夫想都不想就直接说道,“司法方面的体系在加盟国和州一级的权利显然有些不协调,地方在司法体系的权力过大,让中央无法得知地方干部的具体动静,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全国各地的国营农场和工厂的机构中应该有属于中央的监察力量,我在阿塞拜疆的时候,直属上司就是负责安全工作的第二书记谢米恰斯内,在区委级别的企业当中设立第二书记直接对中央负责,随时随地把当地发生的事情向我们克格勃报告,保证我们对全国企业的监视,杜绝地方蒙蔽中央的可能性。”

“好,就这么办!在全国区委级别的工厂和农场设立专门对克格勃负责的第二书记,保证中央时时刻刻都对地方的动静了解!”赫鲁晓夫想都不想的答应道。

这让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脸色大变,这相当于全国的企业都在克格勃的监控范围之内,但面对盛怒的赫鲁晓夫两个人都没有出言阻止。谢洛夫看到了两人的表现,有些奇怪,这不是苏联本身就有的东西么?怎么像是看见洪水猛兽一样?

谢洛夫忘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现在是一九六零年,苏联全国企业都有安全干部对克格勃负责的年代,是安德罗波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后的事情,上台之后的安德罗波夫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才扩大了克格勃的对地方企业的监视,哪怕就是贝利亚时期的内务部,也没有对全国的国营企业有这种监控力度。谢洛夫出现了一个错觉,就是认为赫鲁晓夫时代因为玉米运动欺上瞒下才采取这种让克格勃监视企业的决定,实际上不是这样。

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对视了一眼,觉得还是等赫鲁晓夫冷静下来之后,找个机会劝劝赫鲁晓夫,让第一书记把这个影响巨大的命令收回来。

“我回去之后马上把克格勃改组,确保以后不会再有地方干部出现这种欺骗中央的事情发生。”相当无知的谢洛夫一口答应下来,准备回去之后马上开会进行改组。

第210章 粮食会有的

“其实最让我担心的还是我们苏联的粮食问题,今年西伯利亚六成的土地颗粒无收,粮食供应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政策对农业问题进行调整,但是这需要时间!”赫鲁晓夫用一种沉重的目光看着勃列日涅夫和谢洛夫,另外两个人和这方面没有关系。

由于谢洛夫把历史上的玉米问题提早清查了,没有让粮食问题继续恶化到两年之后,报告上面写的非常明白,西伯利亚气候寒冷日照不够,就算是种植玉米也什么都不会收获。赫鲁晓夫虽然一直倡导为意志论,可也拿苏联的天气没有办法。

今年西伯利亚几百万公顷的土地上面都不会收获,只会结上光秃秃的棒子。至于处理多少干部不管他的事情,这件事情要赫鲁晓夫自己背锅。如果抛开玉米的问题,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其实应该是让粮食产量略有增加的,但加上玉米运动就完蛋了,玉米种植面积已经占据了苏联耕地的六分之一,这方面的巨大损失让其他方向的亮点想显现都显现不出来。

“没什么,如果情况不恶化下去的话,我有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谢洛夫轻飘飘地说道,这句话瞬间吸引到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注意力,尤其是勃列日涅夫,要是换成别人勃列日涅夫已经准备提前准备好明年枪毙的名额了,但因为刚刚从解决肉类问题上感觉到了谢洛夫的逆向思维,他可以看在刚刚在哈萨克谢洛夫还算比较努力的面子上,晚点在开始准备棺材。

摆在第一书记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苏联的农业问题,具体一点就是粮食,农业问题一直都是苏联的短板,当然俄罗斯帝国时期农业也不强,现在比起那个时候,苏联少了波兰平原,人口却多了两千万,而且还面临着劳动力不足,二战之后生出来的男人还没有成年,苏联的人口不足以同时抓紧工业的同时,还把农业搞得很好。有的国营农场竟然会出现农用机械没人使用的情况。

没管勃列日涅夫怎么想,赫鲁晓夫作为第一书记最为挂念就是农业问题,马上说道,“尤里,你要知道我们的农业问题很严重,我们的粮食缺口很大,你真的有办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