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你们印尼陆军有多少人!”两人进入到了捷尔任斯基师的军营参观,谢洛夫貌似无意的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陆军有二十四万人!”现在不论是谢洛夫还是汉达亚尼,两人的注意力都没有在参观捷尔任斯基师的军营上,有意无意的都在讨论关于内务部的职责问题。汉达亚尼认为自己正在套话,想要从谢洛夫这里找到发展内务部的经验。而这个思路郑重谢洛夫的下怀,他巴不得这个印尼人多问一点这方面的事情。

“你们只有三千人的武装力量?和陆军相比简直太少了,内务部队按照和军方的最低标准,就拿你们比较熟悉的中国来说,数量也应该是一比十!你们这点力量只要印尼陆军发起政变,那什么保护苏加诺总统?”谢洛夫的话相当的危言耸听,完全是在吓唬汉达亚尼。

危言耸听不要紧,是不是吓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汉达亚尼愿意听,这就一切好说。

到了最后谢洛夫故意装作不了解的但有十分感兴趣地说道,“听说印尼是一个热带国家,相信那里的气候肯定很好吧!我们国家是纬度太高了,每年冬天的时间过长,所以每年到了一定的时间有大批的国民会去黑海度假!如果要能换到去印尼的话就太好了,你们国家的气候可比我们苏联强多了……”

现在苏联的福利制度还没有勃列日涅夫时代这么吓人,但已经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征兆了,首先从瓦莉娅的身上就能看出来,全薪产假休息一年,在五十年代除了苏联之外,在这个世界上别无分号,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产假延长到三年,一个女人如果升上五六个孩子,在稍微的用一年级数学钻一下漏洞,完全可以等待退休了。其他福利暂时不说,除了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双休日之外,苏联工人可以每年有一个月的休假。

不过勃列日涅夫的福利制度可能注定会消失,苏联后期的开支很大程度上就是拜福利制度所赐,军事开支和福利开支吞掉了苏联的几乎所有资金,弄得想要干什么都没钱。

福利制度只要一旦建立,在想要削减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推行,口号喊得一定要响亮,最好让西欧国家都建立起来这种制度,苏联自己还是慢慢发展比较好,不然的话这种制度必然不长久,欧洲国家本身和苏联的差别,只不过是多挺了二十几年,在后世谢洛夫来之前,福利制度已经首先从欧猪国家开始崩盘了。

“这当然是可以的,我们印尼欢迎所有友好的各国民众,自然也包括苏联!”汉达亚尼虽然不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但还是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

随后的几天,谢洛夫代表克格勃接待印尼内务部的人,参观了国营工厂、钢铁厂和建筑工地,以及银行和生产阿尔泰系统电话的电子厂,几乎把能展现出来的最好一面都展现了出来,可以说把脑细胞都用在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面上了。

这是自然的,面对客人谢洛夫自然是展现好的一面,肯定不会带着汉达亚尼去劳改农场、精神病院这种地方,在刚刚上任克格勃副主席的时候,谢洛夫已经提议将苏联全国的精神病院全部关闭,统一在喀山监狱的边上建立总精神病院,把全国的斯大林份子统一管理,并且和阿厉克赛中将打好招呼,保证喀山那边不会出现黑狱状况。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地铁,不过谢洛夫主席,为什么你们首都的地铁要建立在地下这么深呢?”汉达亚尼问出了和尼克松一样的问题。

这是印尼内务部代表团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莫斯科的地铁也是参观的最后一个项目,当也是用过非常规通道进来的,有些用于军事方面的设施,不会让汉达亚尼看到。

这次自然不能说是防核弹用的,含含糊糊的把责任推到地质上面去,结束了这次迎接印尼内务部的参观行程,明天汉达亚尼和印尼内务部代表团就会回国。谢洛夫还会去送行!

直到送走了这批客人,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可以说谢洛夫这次甚至比尼克松来苏联还要下功夫,美国人嘛!迟早是敌人,不会因为缓和的态度而改变。而印尼不同,这个国家是很有可能变成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所以对待的态度要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