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号像朱由检汇报了这边发生的事,请他决断该不该答应这些盐商的条件。
朱由检听了周号的汇报,心里千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好家伙,这周奎是真的玩嗨了!
照这架势回来的时候不得带俩瘦马?
至于条件,答应呗。
有的是办法。
朱由检给出了自己的回复。可以答应条件,也可以帮忙开拓辽宁和台湾的市场,但盐场只能周奎来建,并且这两地的盐只能从他那买!
回复完之后,他继续忙碌起来。
说来也快,崇祯二年军校的高级班学员,前段时间毕业了。
现在到了要安排岗位的时候了。
这些学员年龄都不大,最小的十六,最大的也才十八。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朱由检一个个看完了他们的资料,和三年来各科考试的成绩。尽可能地依照每个人的特点去分配。
小书亭
一直忙到后半夜,才拟好了这八十九个人的去向,命人明日一早递到兵部李邦华那。
按理说这事儿应该是兵部负责,可前些日子李邦华找到了他,说这事儿兵部管不了。
为啥?
打招呼的人太多了。
农家子弟自不必说,那些勋贵,都想着把孩子分配的近一点,自己也好有个照应。
比如京营,装备好,站力强。比如勇卫营,陛下的亲兵。
李邦华一看这情况,直接甩锅给了朱由检。
好家伙,合着当皇帝的不怕得罪人是不?
既然这样,那就全部把他们分了出去,一个留在京城的都没有。
去的人数最多的地方是辽宁,足足有三十八人。
接着是九边,各自分配了四到五人。
最后根据籍贯,把六个南方学生分配到了台湾。
第二日
朱由检来到了军校。
经过几年的发展,军校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原本矮小的树木变得高大。就如学校里茁壮成长的少年一样。
操场上,朱由检把他们召集在了一起,他们热切的看着眼前的校长,大明的皇帝。
“同学们,首先,我要恭喜你们。
今天是你们从军校毕业的日子。你们即将奔赴军营,正式成为一名军人!在此,我想给你们几句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