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2页

平时称为常朝,常朝也有好几种,寻常是早朝,但也有午朝,甚至还有晚朝,朝会时间不同,名称也不同。

朝会一般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性质,因此百官中也并不是所有官员都参加朝会。

一般参加朝会的为常参官,文官五品以上职事官,以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

常朝武将不参,散官虚衔不参,五品以下不参。

因此常参的官员并不算多,都是实职高官为主,兼一些御史等。

内阁、翰林院、御史台、大理寺以及诸部寺等的主要官员基本上都参朝,因此也算是一个御前会议。

坐了快两月的金殿,张超现在对于早朝也算是得心应手。

早朝程序倒也比较简单,官员们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奏,算是一个通报会。基本上,也不用在朝会上做什么具体的处置。

不过这个朝会,其实也是一种权力的体现。如果能把握的好,那么朝会也一样能为皇帝抓权。

比如通过朝会,张超能够过问各衙的事务,甚至可以把一些人事问题直接拿到朝会上讨论,甚至一些本属于内阁的重要决策问题,属于御史台的监察弹劾问题等,都可以放到早朝上来。

“启禀摄政,据枢密院参谋司军情局的上报,倭人正在大举征召士兵,他们计划征召十万士兵。并且还在打造战船,准备入朝。而新罗和百济,目前也在倭国的调和下,休兵罢战。三国几次秘密协商,已经达成联盟,要共同防御我中原。他们甚至定下了三国瓜分在中原朝鲜道的协议。”

枢密使秦琼奏报。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朝廷里大家都比较忌讳用大唐这两个字,但因为新朝还没立,因此大家也挺迷茫的。在朝会上,大家现在习惯用中原代替大帝二字。

不得不说,因为这两年各种事情,但让中原耽误了对于朝鲜半岛的进一步控制。

在征灭了高句丽之后,朝廷将高句丽人几乎都迁走了,后续迁移了一些百姓过去,但数量比较有限。

朝廷也在那里设置了总督、提督等高,还驻扎水师和南衙兵,但总体来说,那里百姓比兵也多不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