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禁金银铜入口,但让他恼怒的是,超过一定数量的金银铜入口,也要当成货物征收关税。
关税倒不算高,百分之十。
相比五倍的黄金差价,也有的赚。
可后来他又发现不对劲。
大唐的金元宝一枚重一两,含金八钱,值铜钱百贯。可是,金价却没这么高。金元宝不等于金价,这简直是开玩笑。
他甚至想着,那我直接私铸金币。
然后他又发现,大唐禁止直接以金银交易,只能以金银元宝才能做货币交易。
而大唐的金银币不是纯金纯银币,是掺了铜的铸币。这种金币以称重,而是以面额计算,并且这种金币两面有浮雕的图案,边缘有齿纹,相当难以仿铸。
据说,民间根本没有这种仿铸的能力。
实际上的黄金价格,大唐的金价比法兰克也高不到哪去。要贵一些,但绝不可能贵五倍。
真正贵的是金币的价格,可却不是以含金量计算,却是以金币面额计算的。就跟他们的铜钱一样,小小一枚铜钱,新铜元宝直接以一当十,甚至当二十。但也有当二当五的,四种面额的铜元宝,重量相差不大,绝没有与面额成正比。
拜占庭、法兰克等西方国家还在使用金银计量称重的方式,可在东方的大唐,他们却已经用标定面额来做货币价值了。
实际只值八索里达一枚的金元宝,可面值却相当于四十索里达。金币实际比本身的价值升值了五倍,靠的是大唐的铸币技术和大唐的信用,还有大唐的货币管理制度。
他们甚至直接用纸张做货币。
若是在法兰国,谁用一张纸来当金银用,那别人会把他当骗子抓起来。可在大唐,不论是贵族还是商人或百姓,都习惯用这些纸当钱。
据说去年曾经发行过银行信用破产,被挤兑无法兑付的情况,可那次风波很快平息,现在银行依然得到百姓信任,纸钞还是大规模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