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能答应把这封地交还朝廷,置换到那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子里去?
李世民也皱起了眉头。
“封臣们的封地,也只是享受三分之一的税收,这方面朕可以想办法给他们补偿。比如说李家在辽南的封地,置换后,他们在辽南的所有私人财产依然还是他们自己的,造船厂、矿厂等也能继续营业,农庄也依然是他们自己的,甚至连他们自己修的港口,也还是他们的。这些,朕保证不会变的。”
但房玄龄却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确实,封臣对领地最大的收益,就是三分之一的税收。但辽南能跟其它地方一样吗?李家在这里经营六年,如今这里可不是普通的领地了,这是大唐高句丽百济新罗东瀛航线上的重要商港,尤其是如今大唐马上要灭亡高句丽,那以后朝廷开发辽东,紧邻着登州的辽南商港,地理优势更大,以后工商贸易肯定更繁荣。
换句话说,如此繁华的商港,一年得收多少税?李家哪怕只拿三分之一,可也不会少。
换块老林子封地,李家靠收采药人和捕猎人的税吗?那一年才能收几个钱?
“辽南的位置确实好,与北方第一大港登州隔着不远的海峡相望,而且不论是去辽河口还是鸭绿江口,都近。与契丹、室韦等的交易,从登州到辽南,再去辽河口是最快捷方便的。去东北海上三国,那也算是必经之地。”李世民越说越是舍不得辽南这块宝地了。
而且这里不但有商贸之利,关键还在军事上十分重要啊。
登州是大唐的东都,同时也是大唐北方最大的商港,如果朝廷控制着辽南,那么登州就多一层保障。
“陛下,辽南虽是李家封地,可朝廷一样驻军、派官啊。”
“那不一样。”
李世民道。
他可以预估到,当高句丽灭亡后,朝廷必然开始开发经营辽东,到时侯,辽南这个地方,就会迅速的繁荣起来,甚至能成为跟登州一样的繁华大城。
平白分三分之一的税给李超,这朝廷一年得损失多少?一百万还是两百万贯?
一年又一年,朝廷得损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