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页

五万多人口,有港口城池有屯庄、粮田,不错,非常不错。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了如指掌,甚至一直以来,这里的发展都是他在遥控掌握,一开始先经营澎湖,然后与土著接触,跟他们买地、交易,和平发展,这都是李超亲自定下的基调。

这个决定当初有人反对,认为整个琉求都是李家的,何必还要跟山夷买?但现在看来,李家没有把富贵的时间浪费在与山夷的斗争中,前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城堡顺利的建起来了,移民们也过来了,这里的屯庄也建起了,收获的粮食,也已经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富余。

这让李家开发琉求的成本大大下降了许多,尤其是前期没有损失。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策略,就是要先站稳脚跟,慢慢摸清山夷人的根底,立足发展的同时,再慢慢的同化山夷。

“履冰,作为琉求第一任县令,你有什么施政方针没有?”李超问这个年轻的学生。还有几分青涩的范履冰是个高大的年轻人,历史上他却不简单。历史上,他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北门学士,这是武则天设立的一个机构,用来揽权,性质就跟如今李世民设立的翰林学士院一样,分宰相之权。

武则天用北门学士助她一步步的成为了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称帝前,高履冰这个智囊谋臣,已经一路做到了宰相。但在武则天准备改国号为周时,他却坚决反对,最后被武则天下狱处死。

高履冰望着那平静的澎湖,“招抚山夷,发展农耕,增加人口,提高税入。”

这十六个字,看的出是他仔细思考过后的结果。李超对此还算满意,虽然要发展琉求,还得兴工坊,开矿业,通商贸、促移民,但他没有一来就想着要剿灭山夷,而是想到招抚,这一条,李超还是非常满意的。

山夷,并不是琉求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1094章 大本营

琉求港,灞上李家经营琉求的大本营。

出乎范履冰的意料,这里居然很热闹,虽不如泉州港,可船只也不少。港内白帆点点,无数船只停泊。港口码头,大量的力工正在装卸货物。

码头附近,就是一座高高的城堡矗立着。城堡看着并不算大,但却足够的坚固。尤其是这城堡的造型比较奇怪,城墙不是平直,而是如同波浪一样凹凸不平,有些似敌台马面,却又不太相同。

“这些是南海贸易公司和宝岛商行的船队,从去年开始到现在,这里一直很热闹。一船船的移民自中原运来,从没停止过。而且牛马驴骡、各种商品也一直从岛外运来。原来粮食等一直也是中原运来,直到今年,才开始岛上自给。”

看着这么多船,范履行也不免惊讶,灞上李家经营此岛,看来真的花费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