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好啊。”
“仁厚。”
“一心为我等小民着想啊。”
百姓纷纷称赞。
同时,各个衙门,也迎来了一波百姓办事高潮。这些百姓,是来办理户籍的,具体点说,是来分户的。
大唐并没有反对百姓分家的规定,相反,反而鼓励分家。一般来说,兄弟多的家庭,都鼓励那些大的儿子分家立户,而小儿子则与父母一起住不分家。当然,父母老了,这其它儿子也一样要赡养的。
只不过,原来朝廷虽然鼓励,但还是有些家庭是大家,一家三四代人,可能四五兄弟一起居住在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原来这样做呢,还有个好处,征税征杂费等,有时是按户征的。
人多,也是一户,人少也是一户,那当然户越少交的钱越少。
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太子一句话,两税法改了。
正税没变,依然是按丁征税,但两税改了。每户起征点是百亩,百亩下不征两税。
原来一家三四代同党,好几兄弟一起。一家可能有四五个甚至五六个成丁,交完正税,还交两税。
现在新标准了,如果分家,那么算下来,其实每个小家成一户后,都不用交两税,因此基本上都达不到超过百亩田产的标准。
大户,得交两税。分家后,小户却都不用交了。
百姓小民,其实也是很精于计算的,这么简单的算术他们也会算。
然后诏令一下,大家都赶着到衙门里改户籍,家家都在分家立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