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中,李府。
今天是除夕,府上旧例非常热闹。
李府张灯结彩贴春联请门神,李超照例亲自写了些福字。
从早上开始,就不断有人过来拜访。
不过除非是世交至好,李超都不亲自出面接待,实在是人拜访的人太多,真要一个个见,根本见不过来。
跟魏征吃火锅,没一会,马周来了。
做中书舍人和侍郎这段时间,马周的能力深得李世民赞赏,这次调整便做了户部尚书还拜宰相。
马周如今虽说也是宰相了,但他的身上,却始终打着深深的李家烙印,根本不可能改变了。李超回来,他当然得前来拜见。
对于马周,李超也不客气,两人亦师亦友,关系很深,深到都不避嫌了。魏征也不避,以前还是邻居呢,现在也算是亲戚了。
“再添副碗筷,拿个杯子,一起喝。”
于是乎,炕上,三个宰相坐着吃火锅。
几杯酒下肚,不免还是谈到了政事上。马周原来做中书侍郎,现在改任户部尚书,职责差别很大。一个是给皇帝写诏书,一个则是为朝廷管钱。
“有三郎这个前任珠玉在前,我这个户部尚书很难当啊。”
魏征倒不以为意。
“我送老弟一句话,保你这尚书不难当,萧规曹随就好。文远主持户部,开源节流,尤其是开源,财源广进,这新改的户税地税,再加上商税关税,还有盐税,矿税茶税等,一年新增的财收相当惊人啊。更何况,文远还开拓了几条出番贸易商路,组建了好几支商贸团,加上与番邦边市互易,里里外外的收入可不少。”
马周笑了笑,“话是如此,但现在朝廷开支也大啊,汉京还在营建之中,北方九边防线又还要加强,另外各地移民实边,这也是大笔开支。加上,明年的军费预算又要增加,增加的还不是小数字,说实话,我这个尚书还没上任,可已经有点焦头烂额了,想想朝廷的巨额赤字没还清,这边又要增加,我都头大。”
“这个你就得跟文远好好商量下了,这方面,他可是行家。况且,你是户部尚书,他是尚书令,你这尚书本就他属下,找他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