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副长官或者六部尚书、侍郎等,凡朝中五品以上官员,只要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都能入中书门下参政,成为宰相之一。
这个新制,打破了过去三省长官才为宰相的限制,皇帝也可以更方便从中级官吏中选拔亲信以分相权,还不用受资历限制。
贞观二年的正旦大朝就要开始,朝廷也酝酿着新一轮的人事调整。最大的调整,还是中书门下这个核心中枢。
鱼梁洲,宫殿廓庑。
萧瑀和陈叔达两人刚面圣出来,一起走在廊下。
“陛下对李文远真是信任有加啊。”
“嗯,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超如今也终于成为了三省长官。”
两人都有点感慨,他们是武德朝的宰相,因为当初支持秦王,因此在新皇即位后,他们得以成为新朝的左右仆射,不过说来,终究不如房杜和李超长孙无忌那般是新皇心腹。
两人其实也就当了半年新朝宰相,然后就背了天灾降警的锅,外放了。他们与其说是因天灾示警而去职,倒不如说是给房杜两个让位子。他们一走,房杜二人就接任了左右仆射。
后来朝廷改革中枢,以中书门下取代尚书都省,房玄龄改任中书令,杜如晦改任侍中,两仆射之位空置。
“文远不想出任尚书令,此事你怎么看?”
刚刚在殿中面圣,皇帝跟他们谈了许久,主要还是这次中枢人事调整。中书门下,将有十一个宰相。
中书令房玄龄、侍中杜如晦,尚书令李超。还有中书侍郎宇文士及,门下侍郎高士廉,左仆射萧瑀、右仆射陈叔达,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杨恭仁、户部尚书马周、御史大夫魏征。
这个名单已经确定,正旦大朝将公布。
看的出来,武德朝的老臣还有几个,但除了他们两个,其它的宇文士及、杨恭仁等本就是天策府的老人。
至于房杜和李超长孙等人,那更是皇帝的心腹元佐。这次中枢的人事调整,也基本上就是定了贞观朝的中枢核心了。
李超当上尚书令,位列第三,不稀奇。稀奇的是李超以前的账房先生马周,这次都成了宰相,以户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入了宰相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