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先委屈几年,待回头,咱们风光迎他回来!”长孙无忌道。
李世民知道大舅子的那话中之意,是啊,张三也在陇西城中跟他直白的说明了形势。事到如今,再抱着任何幻想都不实际了。他打退了吐谷浑,可太子却胜了突厥,再不动手,拖的越久,就越难。
就先委屈张三些时间,待他解决了太子,定会将他风光迎回长安!
第332章 挖墙脚
大牛兄弟从洮州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的消息,也风一样的传遍了灞上。原本朝廷已经派人过来传过公文,但大家对那些却并没那么大反应。
可大牛兄弟一回来,却不一样了。
尤其是大牛兄弟带回来的消息,跟朝廷传的告示并不一样。
朝廷的告示里宣称,上次募集去陇右打仗的新兵,如今都被朝廷选为府兵,并且就驻于陇右各州。府兵们将在当地授地,每丁百亩实授。另外他们的家眷前往,也将按均田令授田,每丁百亩实授,中男授田五十亩。前往的,每户还给安家费五千钱。
但大牛兄弟回来,带来的却是不同的内容。
大牛带来了张三郎的亲笔信,由白鹿书院的先生们读给大家听。
在洮州当府兵的灞上子弟,每人实授三百亩地。而这些府兵的家眷前往,每丁男授一百亩,中男五十亩,妇人也授五十亩,连三岁以上的孩童不论男女都授二十亩,全部是实授。另外,所有新迁去的百姓,三年税租庸,第四年第五年也只收一半。
两边的内容不相符,大家一时不知道该听谁的。
“当然是听三郎的,三郎什么时候骗过大家?请大家做工,说多少工钱就是多少,甚至还给额外的奖励。平时大家谁家里有个急事,难事,找到张三郎,什么时候推脱过?我更信三郎,三郎现在是洮州的刺史兼都督呢,洮州所有事都是三郎说的算的。他说一个府兵分三百亩,那肯定就有三百亩。说家眷去一个男丁一百亩,那肯定就有一百亩,绝不会打折的。”
一个张家沟的汉子大声地说道。
“是啊,我也信三郎。还是去洮州好啊,一府兵分三百亩地,一个家眷丁男也分一百亩,都是实授不说,还有一半是永业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