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大批蒸汽动力船只所需的大量煤炭,公司驻印度加尔各答贸易据点,专门在加尔各答北部的阿散索尔附近的拉尼甘杰,买通了当地印度教部落的头人,在那里寻找到一处储量丰富的露天煤矿。
现代社会的拉尼甘杰大煤田,就坐落在阿散索尔东南的达莫德尔河北岸,面积约为1300平方公里,煤产量居印度国内第二。共有十七层厚,12-12米的可采煤层,600米以浅煤炭储量为一百八十九亿吨。
加尔各答贸易据点的员工,与当地的印度教部落头人进行了沟通,花“高价”雇佣了当地的土著为公司挖煤,并且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选煤和洗煤,这都是公司员工教授当地土著们的方法,并给出了严格的标准,只有符合标准远东才能进行收购。
因为加尔各答贸易据点给附近几个部落的头人,开出了令他们难以拒绝的“高价”,所以每天有大批的当地土著在这个露天煤矿离开起早贪黑的挖煤,几个部落还因为抢夺煤炭丰富的地段,进行过几次小规模的战争,伤亡了不少的当地印度教土著。
没办法,远东开出的价码实在是“高昂”,为了争夺远东的订单,几个印度教部落的头人,疯了似的驱赶部落的土著挖煤,然后将挖好的煤炭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选煤、洗煤,装上停泊在达莫德尔河沿岸的远东公司的内河甲板驳船上,利用达莫德尔河将大批的煤炭运到了加尔各答码头,最后再装上远东公司的海船运送到锡兰的科伦坡港和亭可西里军港。
经过阿散索尔当地部落的土著们几个月不眠不休的挖掘,目前锡兰的科伦坡港和亭可西里军港,以及印度沿海地区的各个贸易据点煤炭仓库里的煤炭推积如山。
公司在印度沿海的各个贸易据点,不但储备了大批的煤炭,还建立了栈桥码头、煤水补给点、机械维护站等设施。使得参加印度战役的联合舰队所有船只,在印度沿海地区可以轻松的获得煤水补给,保证联合舰队众多船只蒸汽动力所需的煤炭供应。
第865章 大战前夕(三)
远东印度战役司令部为了保证远东军利用印度各条河流进攻内陆地区,派遣了大批的先遣小组,用几个月的时间驾驶小型内河船只,将远东军准备利用的几条主要水道,进行了一次实地侦察。
对这些主要河流的水文情况进行详细勘察,还对河流沿途的地形、地势和主要的城镇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探察,并用dv进行了录制,制作了实时的军用地图。
战区司令部还派出了大批的侦察小分队,沿着参战部队的进攻路线,在驻印度情报站的积极配合下,渗透至印度的内陆地区进行了一番详细的侦察。尤其是阿格拉城和德里城地区,情报部和战区司令部的侦察部队,把这一地区莫卧儿帝国的军力布置和防御情况进行了重点的侦察。
经过情报部和战区司令部的侦察部队的努力下,战区司令部参谋部制定的进攻计划中,所有参战部队进攻路线和进攻目标,以及沿途的兵力部署、防御配置等情况,基本被摸了个底儿掉。保证了战区司令部所有参战部队的顺利进攻。
远东公司军委会为了印度战役的顺利实施,还在第乌岛、加尔各达和乌特拉等地,建造了几个大型的飞艇起降中心和三角翼飞机机场,以及物资补给仓库和全套的地面维护站。保证战区司令部的空艇部队和三角翼飞机大队,有足够的场地进行起降、维护和补给。
印度的雨季即将结束,锡兰岛上的远东军各参战部队也开始积极的准备了起来。各个部队除了早操,已经停止了各种形式的训练。武器弹药、野战物资也都发放到战士们的手中。就算是刚刚参军的新兵蛋子,也能感觉到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
战区司令部几乎每天都召集各参战部队的旅以上干部,在司令部作战室开会,与战区参谋部一起,对即将发动的印度战役做着最后的研究讨论,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作战计划出现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