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

远东1628[校对版] 茶头 2131 字 2022-10-22

全镇各类军人总数,最高时达到七万人马,其中卫所定“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守城”。创造了“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的成绩。随着水利的兴修,水政管理加强,至万历前期,屯田数已经展为18828顷。

宁夏镇这里的土地、牲畜和牧场被王府、军头和官吏兼并。所以这里的油水非常丰厚,尤其是庆王封国宁夏二百余年,更是家财万贯。如果河套根据地破了宁夏镇,劫掠的粮食等物资,足够河套根据地十几万流民吃上一年了。

虽然宁夏镇确实是一个值得下手的肥羊,但仅凭陕西流民组成的河套游击支队,就想轻松的攻破宁夏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宁夏镇的地势极其险要,而且防御工事非常完备。

大明在宁夏境内修建的长城,工程十分浩大。自成化八年倡修,后经历次续修和修补,逐渐形成。东边墙、西边墙、北边墙和固原旧边墙等四条骨干边墙,全长约三千里,分属宁夏镇和固原镇管辖。

同时在长城沿线还扼要设有一些关门,其中最重要的是:镇远关、北关门、大磴口三关、赤木关、胜金关和东关门。临敌前沿一线或交通要冲的空旷地带,又添筑墩台,派军瞭守,称之为烽燧,俗称“烽火墩”。遇有敌情,白日升烟,夜间举火,墩相递传,让边内有所准备,使军城指挥中心得以提前调兵遣将部署战守。

全镇防区内,计有烽燧596座,作为对长城设防的重要补充。当然,贺兰山本身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它有大小山口36处,多数可通人畜,大口则军马通行无碍,明时于大口筑墙、设关,小口择要驻军把守,其防务都比较完善。

第852章 河套根据地(六)

李明拿到了宋涛的计划,经过反复的斟酌,还是决定连夜坐飞艇回到辽东,将宋涛提出的进攻宁夏镇的计划,以及在河套根据地组建西北野战军的想法,亲自向公司董事局做汇报。

他所乘坐的飞艇赶到沈阳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了。李明下了飞艇,就坐上早已等候在这里的车辆,一路直接来到了军委会。

高建国和董事局的其他常委,也都早就等在这里。目前公司的各项工作非常繁重,董事局的几名常委,天天也都忙得脚不沾地。胡伟和郭松都是连夜从外地赶回来的。

李明将已经打印好的两份文件交给了几名常委,大家仔细的看了计划,对两份计划总体上还是比较支持的。但大家对进攻宁夏镇还是有些顾虑,毕竟那里是大明的九边重镇,公司目前还没有入主中原的计划,所以大明的政权不能乱。

郭松皱着眉头问道:“李明,你们选择宁夏镇这个目标还是不错的,但是会不会引起大明政局的动荡啊。现在大明北方流民四起,大明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我们再加一把火,别再让大明的局势失去控制。”

还没等李明说话呢,高建国就开口解释道:“没那么严重,历史上的这个时期,大明的状况更加不堪。后金政权的1634年、1636年和1638年的三次入关,每次对大明造成的动荡和影响,都要比我们这一次行动大得多。大明这条破船看着风雨飘摇,但依然顽强的挺到了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大明才宣告轰然倒塌,但也仅仅是失去了北方政权而已。江南的南明政权一直在江南坚持到1664年。我们进攻宁夏镇的意图,主要是劫掠那里的物资,并没有占据那里不走的意思,大明如果能迅速收复宁夏镇,并不会造成大明证据的剧烈动荡。”

大家听了高建国的话,心里的顾虑也都烟消云散。只要大明不乱,就算是进攻北京,他们也没什么意见。

王和想了下,满脸沉重地说道:“李明,你们在河套地区组建西北野战军的想法很好,但是公司目前正处于困难时期,根本无法给予河套根据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按照河套根据地提出的计划,西北野战军的编制相当庞大,这么大的编制,势必需要很多的资源,可现在公司的情况你也了解,我们是心有余力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