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

远东1628[校对版] 茶头 2135 字 2022-10-22

山脚下已经聚满了大批的流民和外籍员工,一个个十几人组成的小队,吃力的扛着一根原木,大声的喊着号子,艰难的向山下走去。

其中一组扛着原木下山的流民小队,有个流民突然脚下一滑,连带着把旁边的几个流民也弄得滑倒,幸亏其他人反应迅速,躲开了失控的原木,这才避免了人员的伤亡。

高建国和李明等人在远处看得胆战心惊,在这样的泥泞的山路扛着一根沉重的原木下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个过程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伤亡。

那名年纪较大的支队长,看到刚才那一幕惊险的情景,不由得苦笑道:“首长,这几天我们为了往山下运送原木,已经砸伤了十几个人,其中有一个伤势较重,虽然抢救过来了,但至今还躺在床上呢,还有两人被原木砸断了腿。这也给大伙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现在他们扛着原木下山,都非常的小心。”

“是啊,大伙都是在玩命啊!稍不注意,就会被原木砸在下面。可不管怎么说,原木还得往下山面运,现在我们每天都干到后半夜,可是运送原木的速度还是上不来。”

“首长,大伙不怕辛苦,也不怕受伤,可是您也看到了,我们现在是有劲儿使不上啊。这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我们天天都愁死了,就怕完不成任务。”

几名支队长和政委都纷纷开始诉苦,这些天也难为他们了,一个个都愁白了头。他们也曾聚在一起,集思广益,绞尽脑汁的想了很多的办法,可是面对山林里泥泞不堪的道路,但是有劲儿就是使不上啊。

李明皱着眉头沉声道:“这样的情况,以后也会陆续的出现。看来公司也该大力发展机械设备和车辆了。现在公司正准备开发建设外东北,广袤的外东北遍布各地的无数农场、矿山和林场,光靠大批的人力资源,光靠大量的人力资源,效率势必会大打折扣,根本无法满足我们发展的需要。铁路建设已经跟不上我们发展的节奏了,所以发展大型机械和车辆刻不容缓。”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是啊,就算铁路能跟上我们的速度,总不能把铁路修到大山里吧。公司动力研究所和机械厂共同研制的单缸柴油机,三个系列的产品已经批量生产了两年多,性能和寿命越来越稳定。据说后续的新一代柴油机已经研制的差不多了,目前已经处于测试的最后阶段。但是汽油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一直不太顺利,样品已经做出了几台,可是存在性能不稳定、寿命低等缺点,近期的进展还不清楚。机械厂以单缸柴油机为动力,研制的小型拖拉机也正在进行试车阶段,想要大批量生产至少得明年。公司发展了十年,工艺和材料等问题已经逐渐得到解决,未来几年公司的工业发展将会有一次飞跃。”

第828章 蒸汽动力和内燃机动力

“老高,公司难道没有发展蒸汽动力的机械和汽车的发展计划吗?公司现在很多设备都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我们对蒸汽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蒸汽车辆的技术门槛比较低,以公司目前的工业基础,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大规模批量生产的能力。大规模发展蒸汽化机械和汽车,也不会对库页岛石化基地造成燃料需求的压力,毕竟石化基地的产能,还无法满足未来大批汽柴油车辆的需求。而蒸汽发动机所需的燃料煤炭,内外蒙古、东北、外东北和朝鲜都有相当多的储量。”

高建国听了李明的话,沉声说道:“嗯,我们还是不要先下定论,毕竟我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回去以后我们和董事局的其他常委先碰一下,然后再召集动力研究所和工业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坐在一起研究一下,听听大家的意见。让公司的专业人士去搞吧,这关乎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我们一定要慎重。”

两人虽然意识到了目前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当务之急,还得先想办法把原木运下山。春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不能在春耕前建好流民的木刻楞,那接下来的几个月,流民就得一直住在野外的窝棚里。

高建国和李明连夜召集了周围的十几个支队的基层领导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原木运输的问题。他们和其他地区的几名常委通过电台进行了一番交流,发现他们这里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个问题。

他们把流民安置点遇到的问题传回公司,并责成民委会各部门,让他们召集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一个方案,彻底解决流民安置点的原木运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