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

远东1628[校对版] 茶头 2260 字 2022-10-22

铁路运输的蒸汽机车,是北宁镇机车车辆厂仿制的红旗型z16-4机车,俗称28吨蒸汽机车。

最高时速达35公里,常速25公里,以原煤为燃料,煤水装载量大,载水52吨载煤27吨,适宜长途运输,车内设正、副司机各一名,司炉二人。更大的新型蒸汽机车已经研制完毕,第一辆样车已进入试车阶段。

北宁镇机车车辆厂正在研制另一种新型的窄轨蒸汽机车,铁轨宽762毫米,每根铁轨长十米,每公里不足200根,每米有3根枕木。主要为了满足城乡公共交通,进行客运服务。还能满足林场、煤矿、石场等环境复杂的地区的物资运输。

辽东内河运输的主力船型,是以大量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为主,少量的柴油机帆船为辅。而且旅顺造船厂专门设计了一种适应内河运输蒸汽驳船,照比上一代内河甲板驳船,功率、载煤量、航速和航程都有显著的提高。

专门为了满足辽东、外东北内河水路的运输需求。采用两台大功率蒸汽动力锅炉机组,一次可以拖拽或是推顶十几艘无动力内河甲板驳船,一次运送的物资,足可以和铁路运输相媲美。

至于公路运输的主力,就只能是马匹了。远东公司在现代社会带来了两百多匹顿河马和一百多匹铁岭挽马,寄望于用这些品种优良的马匹,培育出远东的战马和驭马的优良品种。

远东公司农林部虽然在兴凯湖南部平原,建立了一座设施完善的马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培育优良马种谈何容易,常年的精饲和品种改良,经过多年科学性和计划性的改良,才能建立完善的谱系。

第515章 开发辽东(二)

虽然远东也在想在短期内建立自己完善的良马谱系,但每一个成熟的马匹品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努力,才培育出来的。培育马种需要长期的杂交选育过程,不但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还要经历长期的改良,慢慢形成一个具有优良基因的良马谱系。

中国的马种体形小、耐粗饲、基数庞大,这适合中国人口多的现状,但选育始终是弱项,与欧洲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热衷品种培育的风气不同,中国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对马种的培育相当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从未订立谱系。

导致不少良马的基因流失,特别是由于中国以农业立国,对马匹的类型的需求以挽为主,由此骑兵用马大多是挽乘、乘挽型,真正的骑乘种少之又少。

中国现今较好的马种有三河马(产于呼仑贝尔草原)和伊犁马(产于新疆伊犁),均混有大量顿河马血液。正宗的骑乘专用马匹,往往都是高大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感觉极好。与那些半挽半乘、呆头呆脑的兼用马相比,完全是两回事。

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这也和中西亚马种的原始祖先有关,当然还有气候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延续了上千年的有计划选育,才培育出这种奔跑中形同“悬浮”,气质高贵、具有惊人耐力的良马。

19世纪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顿河流域创建了一个大型马场,在此进行了大量的马匹繁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培育成了新品种顿河马。

顿河马则是剽悍的哥萨克骑兵的坐骑,选育中继承了蒙古马的吃苦耐劳、阿克哈塔克马的惊人耐力、英纯血的强健筋骨、卡巴金马的灵活机敏,外形高大神俊,虽然以西欧的标准认为它在形格上略有缺陷,但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吃苦耐劳和长距离奔跑能力十分优秀,难与匹敌。

上个世纪40年代末,铁岭县一所马场引入42匹良种母马,后来与国外重型挽种公马杂交,经过10余次改良,变得比原种类更优秀。铁岭挽马经过了10多年的杂交选育过程,进一步优化品种。1958年,这些杂交马种正式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铁岭挽马,也是我国唯一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备案的马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