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试验【求追读】

赵城既然把东西拿出来了,那就一定要种下去。

这些东西,能改变这个村寨的命运,能养活数百人、上千人。

未来发展扩散出去,一定会影响千千万万的人。

如果这个村寨在大城市附近,赵城无论如何都不会将土豆拿出来。

但这是一个山寨,一年到头很少会有外人到来,大多数时候都是来收税的。

而且地方偏僻,与外界的联系很少。

在这里,没有大地主,也没有权贵豪强。

无论是大当家吴勇,还是其余小家小户,大家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物资都一样。

也基本不存在明显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吴山寨山头很多,或许是有主的,或许没有。

但这么多年来,山大王们“占山为王”,基本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由于地界实在偏僻,哪怕是官府,也不愿意插手。

这就具备了些许拿出土豆的客观条件。

毕竟,山寨终归是山寨,与寻常村庄是不一样的。

尤其这吴山寨还是以吴姓宗族联合起来的村子,凝聚性更强。

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下,宗族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比官府更具权威。

也更容易凝聚力量做大事情。

就比如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如果有外敌来袭,大当家吴勇振臂一呼,吴山寨内就能汇聚起上百号壮丁。

这股力量,寻常势力怎敢挑衅?

至于那些真正的大家大族、权贵豪强,对吴山寨也不感兴趣。

只要吴山寨安安稳稳发展几年时间,很容易就能成为方圆百里的大型势力,或许还能把影响力扩散出去。

这一系列的条件,让赵城打算拿吴山寨来做试验。

一个迅速改变封建地主社会生产模式的试验。

将其改变为某种意义上的宗族公有制形式,探索适合这个时代,并大幅提升生产力的正确道路。

“秦先生,你需要我怎么做?”

经过李老爷子多次提醒后,吴勇还是下定决心试一试。

就算亩产没有三四千斤,能有个四五百斤,那也不错了。

至少还有粮种!

如今世界,连种子都没有的人家太多太多了。

吴山寨这些年来能够支撑下来,也是占了山多且早些年粮种还足够,开垦了不少荒地种粮食。

明朝洪武年间,一斤等于十六两,这是多年的传统,半斤八两便是源于此。

不过古代的市斤与几百年后的斤是不一样的。

古代一斤大概约等于六百克左右,一两三十七八克的样子。

“吴村长,我想建立一个叫做吴山寨管委会的组织,我会将这些土豆无条件送给管委会,

管委会的工作就是管理吴山寨的日常事务,帮助山寨的村民从事生产活动……”

赵城说了很多想法,也做了很多解释,他本来还想在这个世界试试大锅饭。

但几百年后的历史已经证明,大锅饭是需要非常高的生产力水平。

那个时代的夏族都不具备实现大锅饭的客观条件,现在的夏族更不可能!

……

成立管委会这件事很重要,对于赵城也好,对于吴勇也罢,对于整个吴山寨都是如此。

一天两天是说不清楚的。

但赵城迈出第一步后,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

其实管委会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邀请村寨里有威望的人组成集体,共同管理村寨事务。

换句话说,就是把宗族的族老们召集起来,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类似官府的架子。

实质上的变化并没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