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如今,关中人看到戴儒冠,穿儒袍的人,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骂一句:腐儒!
而看到儒生被打,关中人也多半会幸灾乐祸,倘若这儒生是自己作死,那更是喜闻乐见。
是以,尽管这儒生在酒肆中被揍了一刻钟,尽管门外就有巡逻的士卒,但一个人也没帮忙去叫士卒来干涉,更没有人去报案。
这儒服男子一咬嘴唇,心道:好汉不吃眼前亏。
再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眼门外的巡逻士卒。
在他想来,自己立刻出门去找官府来抓人,应该是可以的。
“矫诏大罪,你们死定了!”这儒生心里狠狠的想着,然后捡起自己散落在地上的儒冠,像逃命般逃出了这酒肆,奔向在路上巡逻的一支卫队。
看到一袭黑袍的汉军,这儒生泪流满面,像见到亲人一样大喊:“我要报官,我要报官,方才有人在这酒肆中矫诏,还殴打鄙人!”
这些士兵一听矫诏两个字,立刻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抽出了兵器,领头的军官,看着那儒生,非常严肃的道:“带路!”
在汉室,无论什么原因,什么人,只要跟矫诏两个字搭边,就是一个死字。
而相应的,抓捕矫诏的罪犯的官员、军官,立刻就能立下大功,封侯那是痴心妄想,但升官却是肯定的!
……
当夜幕降临时,刘彻却遇到了烦心事。
一天之内,长安城中发生了三十余起疑似“矫诏”的事件,还发生了一百多起斗殴,死了三个人。
五官中郎将衙门不敢怠慢,立刻就将这些事情,上奏到了刘彻面前。
刘彻看了奏疏后,自然知道,没有人矫诏,这些事情都是授意王道安排下去的做的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