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规模的贸易和利润才能让汉朝和匈奴都在撕破脸后,还继续做买卖?
或者说,什么样的交易,才能汉朝不关闭那些开放的边境市场,不严厉打击那些走私商人,又是什么买卖才能让匈奴人放着那些市集中堆积如山的财物不要反而去啃那些硬骨头一样的要塞?
再仔细想想明末的时候,满清多次破关侵略,但富得流油的晋商的地盘,满清大兵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再结合小猪即位后,汉朝的马匹存栏数量的不合理的忽然增长,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小猪通过贸易,获得了来自匈奴的大量的战马!
而匈奴人自也不傻,得到了大量的汉室的铁器、食盐与丝绸。
两者只能说各取所需!
而现在刘彻推动汉匈贸易,其实不过是稍微提前一下小猪的剧本。
当然了,刘彻打死都不会跟自己的老爹说的。
不然,老爹知道了的话,这买卖十之八九就要黄掉了。
虽然刘彻自己很清楚,这个买卖,无论怎样,汉室都不会亏本。
原因很简单,走私到匈奴的铁器,数量有限,而且匈奴人未必能欣赏。
天子刘启听到刘彻肯定的回答后,就摆摆手道:“那此事,朕就交给大行去负责……”
“父皇圣明!”刘彻叩首道。
刘彻跟须卜雕难达成的,仅仅只是一个意向而已。
具体的贸易交换比例以及条款,自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沟通和交流,同时,这个事情,还要得到两国君王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