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挖褒斜道失败,技术上的原因是一个,耗费巨大则是另外一个原因了。
想想看,秦人在百余年前都能在渭河上架起长达数百米,可供六骑并行的渭河三桥,秦长城恢宏无比,秦代的工程技术达到了一个前铁器时代的巅峰。
作为秦代的继承者,汉室的工程技术也差不多那里去。
迄今为止,秦人修建的直道和驰道,汉室朝廷都一直在进行维护和修缮。
历代天子帝陵工程,更是复杂无比,规模宏大,譬如霸陵,把整个大山都掏空了。
真要下定决心,技术上的问题是可以排除的。
刘彻就记得,东汉时期,褒斜道工程竣工,从此打通了关中和蜀郡的水上交通。
东汉的工程技术,可未必比现在先进到哪里去!
更何况,东汉政府还是一个跛脚政府,无论从动员能力还是掌控能力,东汉都拍马赶不上西汉。
既然东汉能搞定,西汉自然也应该能搞定。
最多不过多花钱嘛!
最重要的是,刘彻想通过这一次主导褒斜道工程,展示给这个的时代的精英政治家和统治者们另一种工程建设方式。
反正花的不是汉室朝廷的钱,不管刘彻怎么胡闹,也不会有人意见。
而一旦成功,毫无疑问,这将给整个天下做了一个相当正确的示范。
这个示范,就好比后世天朝改开之初的深圳之于整个天朝。
自古以来的例子都证明了,我们的先人,对于优秀制度和有利的政策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譬如商君变法成功,即使商鞅身死,而其所立下的制度却从此没有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