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页

“我们已在河川上(缺文)了营砦,阿勒颇方并没有援军到来,打了几仗,都是他们的驼队来。”另外封由红手旅团暂代司令官科隆纳的书信,上面是歪斜且语法不通的希腊文,也送到高文手里。

几乎同时——“达尼什蒙德敌酋梅里克,统率六千精锐自凡湖方向攻来,应该是企图救援马拉什,和我军车垒爆发轮番激战,皆被被我军挡在战线之外,此外他们的后勤线还遭到梅利泰内城方向保罗派信徒们的伏击和侧攻,根本无计可施。看来大主保人殿下当初不顾一切夺占梅利泰内城的好处,这时真的是一览无余。”来自沃尔特·桑萨瓦尔的战况汇报。

高文将几个方向的战报都送到机要官手里,“马拉什堡我军是必胜的,只有迟早的区别,但这也是就此一隅的情况得出的结论。现在所有人眼光都得放在整个安纳托利亚乃至整个黎凡特的局面上去,约翰已经集结队伍准备趁火打劫了,塞浦路斯岛的阿普索玛特斯也蠢蠢欲动,而摩苏尔处各方塞尔柱突厥的力量也暗潮汹涌,随时可能大举吉哈德,四面都是危险而易变的敌情。将马拉什摆在整个海陆的大局上,其也不过是颗棋子而已,但这步棋我们必须得走好才行。所以,马拉什堡的攻略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不能再拖延下去!可能约翰和泰提修斯算定我得耗费一个月乃至更多时间才能攻陷这里,然后才可以抽身回去对付他。我而今必须要将这个他所预定的时间给缩短,那样主动权就交回到我的手里了!”

第43章 滴铅丸

高文“缩短攻城时间”的办法,就是掷尽全力,将马拉什堡给攻下来。

他索性连在集结于凯撒利亚的“菲罗梅隆旅团”也抽调增补到现在的战场上了,此外还手书一道崭新的命令,将特朗扎克地区的四千名矿工及挖通完运河河道的五千余新月教劳工全部雇来——担当攻城武器的制造和围城对垒线的工程,近万熟练的人力运用各种测量器械和工具,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内绕着马拉什堡直到费拉米斯河的分岔口,修筑起一个补给的临时码头,和长达十余古里的环绕整座城堡的土垒炮位,及连接两处的一条栈道,用来使用牛和骡马拽拉重型火熊炮,“临时浇铸已然时间不够,数量也不足,直接将已有的数门火熊炮运到最合适的发射位置,构筑炮垒——再过三日,我要见到它们的轰击取得效果!”站在山峰上指挥督查全局的高文命令说。

于是马拉什堡高塔上,被吓得脸色虚白的费尔立在那,看着其下恐怖的工程,他清楚地看到,用木板铺就的栈道之上,无数的骡马与牛拖着青铜色的大型火炮赶来,而后围城土垒上很多敌方人员在举着曲尺、木杆,似乎在测量着火炮射击的距离与角度问题——当数门这种奇怪的火药射石炮,经历万般辛苦但又风雨无阻地运抵各种的位置后,围绕着它们,木栅和土垒被构筑起来,形成一个个凸出的“炮垒”,冷漠残酷地瞄准着他脚下所在的石墙。

又有些临时被铸造出来的攻城炮,或者说得准确点是凿出的青铜大铳,外面箍着层层的壳,用木架和绳索悬吊起来,如同教堂里的大钟,看来是要直接保持这样的姿态,装填契丹雪和石弹轰击。

很多如硝土等物资,都是高文几乎弄穿财库的底子,通过意大利船队再度运输到塔尔苏斯来的。

费尔还看到了对方神奇的“铅丸”制造过程,高文方的匠师在锻冶炉旁边造成了一座座高高的木塔,接着将熔化的铅水摆在固定的度量器具里,接着就顺着高塔往下滴落——在坠落的过程里,熔化铅水自动翻滚凝结成圆形的弹丸,一颗颗滚满整个地面,再被扫到箱子里备好,供那群火铳士兵在战场上射击使用。

看到这个,费尔居然觉得了很大的美感,不由得感慨:当初我们在马拉什建立起这种武器作坊多好啊!

但这也只是臆想罢了。

和高文的想法相同,费尔也清楚地明白,不管如何马拉什堡是坚持不下去了,但奇怪的是他此刻忽然涌起了“亡国之君”的悲怆宿命感,“帕克阿德父子这对没道义的,抢先投降了,把我的路也给断绝掉。所以总不能整个亚美尼亚人独立的国灭亡,却没有个人为它殉葬吧……”

由是,马拉什继续壮绝地抵抗下去。

这时候高文得到的情报是,帝国的军队已经集结到阿马西亚城,总人数已经膨胀到了四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