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同时,高文便扯着一个打谷子的连枷的头,几乎链子都快要松开了,咚咚对着阿格妮丝的脑袋轻敲了两下,“看看,就这样来打谷子应该是很艰难的。”

阿格妮丝抱着脑袋,敢怒不敢言,立刻缩到了安娜的旁边去了。

“大蛮子说说,为什么堂堂吉那特贵族,难道还会缺乏金钱来购置农具吗?”安娜有些迷惑。

高文便站起来,不顾那边的农庄管家十分难堪的表情,对着安娜举起三个手指,“我先前在巴里城的时候,曾经看过从黎凡特和埃及进口来的蔗糖,这种作物大量在海洋连接的各块陆地销售,利润惊人。但是想要种植它,必须要大型而精良的农业合作,所以新月教派在此方面,是不惜耗费血本的,他们的水利、熬具、农具和犁,都是力争一流的。但为什么这群帝国吉那特,却根本不管这些?答案的揭晓就是现在,我先问你们第一个问题,如果一块田地的产出,有八成都是归于根本不劳作的你,你会有驱动力去经营它吗?”

安娜和阿格妮丝都想了想,互相对视下,良久摇摇头。

对啊,若是一位军功地主,他根本不需做出任何努力,就能把佃农耕作出来的八成占为己有,那么他对农业经营肯定是兴致欠缺。得来太容易的东西,根本不会珍惜。

“第二个问题,你会在乎田产的收成多少,并想办法提升它吗?”

安娜继续摇头,对于这些地产大到惊人的吉那特来说,他们只会满足于产出总量,根本懒得去考虑一块地上能多收少收多少。若是单位田地产出不够,他完全可以透过“粗放式”的手段来弥补:或占更多的田产,或加重对佃农的盘剥索取。

“第三个问题,那你还会关心,是不是应将多余下来的大麦,配合啤酒花和作坊酿成酒水,来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应该不会……多余的麦子,一般都是交给管家,直接卖出去。然后赚取到的金钱,再前往集镇或城市,直接购买各色美酒。”这个疑问,连阿格妮丝都做出了如此回答,到现在她才明白,许多贵族以前的日子,过得有多么的随心所欲。

高文颔首,“同样是多余下来的麦子,即便养殖啤酒花,建起作坊需要的投资,和酿成啤酒再卖给港口的所得比起来不值一提,还能有五成乃至一倍的利润可言,但这群吉那特也根本想不到也不屑去殚精竭虑。改良农业你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猪能爬到白杨树颠去产仔,就算是遇到歉收的年份,他们觉得用来购买丝绸、首饰与美酒的入项减少了,头脑里第一个想到的,是为什么不对佃农多加点税金,为什么不把佃农的免费劳役日增加两个礼拜?”接着高文指着山谷下的河川土地,“你们看,原本萨尔列夫河的上游,是从托罗斯高岭上而出的,多么好的水源,但这两岸却没有任何人工灌溉渠——只有两道,应该还是久远年代的遗留物,现在也因失修而荒废掉了,所以这些农庄才在漫长的惯性下,慢慢移到了山坡之上,因为这儿有更多更为便宜的山泉。可是没有人想或是愿意付诸实践,那就是开垦几道灌溉渠的话,谷间的土地产出,是山坡上的数倍,能养活更多的劳力。”

风中,安娜和阿格妮丝托着腮,静静听着高文的所言,特别是公主殿下,虽然看过几部农艺书,但是高文这种触及到根本的见解,她还是第一次听到,以前许多帝国农业方面的律令,内涵都遮盖在含糊不清的神学语言下,让人难以辨别。但反正现在安娜是相信了,吉那特地产的存在对农业的改良来说,其实是巨大的阻碍。

这会儿暮色开始消散,高文便准备离去,“天色很晚,今日的巡察到此结束,我们先回塞琉西亚城外的兵营休息,明日在前往阿拉汉修道院一带。”

“为什么舍近求远,这里距离保罗派的安置地不是很近吗?就是跨过一道河的距离。”安娜的裙裾被风吹得旋转起来,指着山川那边的林地和集落说到,阿格妮丝会意笑起来,“没错,这样我们恰好可以在夜晚前,找到休息的地方。”

接着小妮子的眼神就有点犀利了,看着假装抬头看路的高文,“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