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的武如意吧?”刘辩不用多想,就猜到了答案。
“陛下当真是慧眼如炬!”
郑和再次露出讨好的笑容,把狄仁杰的选票放在一旁,继续摸起下一张,用粗盐粒摩擦起来,很快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编号是“5”,对应的是吏部尚书鲁肃。
“鲁子敬尚书选的是甄娘娘。”
把鲁肃的选票放在一旁,郑和继续验票,不停的拿着盐粒摩擦:“第三张选票是医部尚书步骘大人的,选举的是德妃娘娘。”
“第四张选票是孟珙将军的,选的是甄娘娘。”
“第五张选票是禁军统领廖化将军的,选的是甄娘娘。”
随着郑和的摩擦,编号为“1”的选票浮出水面:“刘伯温丞相同样选的甄娘娘!”
刘辩脸色好看了一些,最起码军方武将都是无条件支持自己的,他们没有文官那么耿直,没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也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觉悟,心里有的只是无条件支持皇帝,这就足够了。
又一张选票在郑和的摩擦下露出了庐山面目:“金陵府府尹包拯选的是德妃娘娘。”
“学部尚书顾雍大人选的是德妃娘娘!”
“学部侍郎陈琳大人选的是德妃娘娘!”
刘辩伸手挑了挑灯芯,让灯光更亮一些,在心中喃喃自语道:“这些文官啊,就是认死理,在他们的心里律法高于皇帝。包拯、狄仁杰、魏徵都是同一个类型啊,可能并不是他们和武如意有多亲近,只是在他们心里觉得武如意比甄宓更有资格做皇后,所以才不顾朕的想法,依旧固执己见。”
“这张是荀彧大人的选票!”郑和抖了抖手里的选票,“2”字已经隐约可见,“荀丞相选的是……德妃娘娘啊!”
刘辩蹙眉:“怪不得今天荀彧脸色这么难看,果然不出朕所料,在他心里是支持武如意的。”
郑和继续验票,直到四十二张选票全部验完,支持甄宓的另外还有锦衣卫统领李元芳,御林军正、副统领宇文成都、文鸯兄,户部尚书糜竺,工部尚书何珅等人。而支持武如意的则有司空孔融,农部尚书徐光启、翰林院院丞李白、礼部侍郎高俅等一干人,票数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