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页

刘伯温急忙劝阻:“反正孟璞玉、狄仁杰、顾元叹等诸位大人已经南下交州数日,估计再有三五日便能传回消息,本官认为不必急于一时,再等数日,把事情落实清楚了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陛下已经殡天。为了避免朝纲动荡,杜绝文武百官私下里结党谋私,甚至勾结内宫觊觎大宝,老夫认为此事宜早不宜迟,越早册立新君越好。”陆康依旧固执己见,“扶太子即日登基,立武德妃为太后,乃是最佳应对之策。”

何珅冷哼一声:“若是陛下果真驾崩了,拥立太子继位天经地义。但武德妃既非当朝皇后,又非新帝生母,何德何能敢居太后之位?”

“陛下出征之前曾经允诺册立德妃为后,后来因为唐后丧期不满一年,因此推迟半载。之后因为陛下远征交州未归,至今一年有余,否则德妃此刻已经是当朝皇后。太子继位,拥德妃为太后,有何不可?敢问整个乾阳宫,除了德妃之外,何人还有资格做太后?”陆康胡须颤抖,在太极殿上与何珅唇枪舌战。

听了陆康的话,以步骘等人为首的江东士族纷纷附和:“司徒言之有理,太子登基乃是天命所归,立武德妃为太后也是顺应民意,众望所归。”

何珅缺少支持者,脸红脖子粗的据理力争:“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我反对武德妃做太后!”

“既然何大人认为德妃没有资格做太后,那么你倒是推荐个太后人选看看?”司空孔融站出来反问何珅。

第八百四十三章 自取其辱

孔融的质问刚落,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何珅。

惊闻天子驾崩,刚刚从吴郡快马加鞭来到金陵的扬州刺史张纮站出来附和孔融,反问何珅:“何大人说德妃娘娘不配做太后,你倒是说说哪一个比武德妃更适合做太后?”

何珅不假思索,怀抱笏板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大汉朝律制,新帝登基,当朝皇后或者新帝养母,都可以被尊授太后之位。按照此律法,上官婉儿比武德妃更适合做太后!”

“笑话,一个未曾生育的美人何德何能被尊为太后?”

在戚继光率领水师离开金陵之后,跟着韩世忠从柴桑来到金陵驻防的横野将军朱桓站出来反唇相讥,同为吴郡士族的朱桓自然会竭力支持陆家。

其他的武将,包括韩世忠、尉迟恭、廖化、梁红玉等人则一言不发,静观其变。等不到孟珙、狄仁杰、顾雍三人归来,没有确凿的消息,即便陆康说的言之凿凿,这些整日里刀头喋血的武将依旧不相信流言。

“休穆将军所言极是,上官美人养育太子也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并非自幼拉扯,顶多算半个养母。相比之下,德妃娘娘比上官美人更适合做太后!”医部尚书步骘面无表情,手捧笏板,高声支持朱桓。

虽然步骘是由何珅举荐,但这几年下来却渐生嫌隙,原因无非就是步骘希望何珅能够说服何太后把自己的妹妹步练师推上妃子之位,而何珅与何太后却希望借助步骘的力量把上官婉儿从美人推上皇后之位,矛盾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