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忿忿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满脸郁闷:“女人留下了,面都没让我见到!我算是明白了,怪不得这常扒皮人缘这么差,原来真不是东西!依我看……”
“杀掉算了!”
赵光义将茶水一饮而尽,阴恻恻的吐出了四个字。
“我去!”
少年气盛的呼延庆答应一声,就要向外走,“先杀常遇春,再杀张郃!”
一直被排挤,从来没有受到重用,再加上自身的野心,让赵匡胤一直在寻找着反叛的机会,暗中培养着自己的势力。而族人赵普加入麾下,又结识了猛将呼延赞,而且呼延赞还有一个更勇猛的儿子呼延庆,这让赵匡胤的野心空前高涨。
就在这时候,常遇春事件的发生更让赵匡胤等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主将太史慈被调走,常遇春还没来赴任,武关的兵权由自己暂时掌控,这让赵匡胤兴奋的连续好几个晚上不能入睡。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此时不反,更待何时?”赵匡胤在心底吐出了十六个字。
自己加入天子麾下比太史慈还要早,为什么一直得不到重用?天子不喜欢自己,李靖压制自己,岳飞也不待见。别人都跑到前线去刷战功,抢人头,而自己却只能在武关这里看大门,这让赵匡胤的“反志”更加坚决。
在太史慈离开武关之后,赵匡胤就将自己的谋反计划付诸行动,秘密派遣使者联络韩遂、马腾;甚至还联络了杨素、朱元璋、吕布。为的就是带着武关的三万守军,万无一失的穿过西汉的地盘,潜逃到凉州,逃出生天。而赵普的到来更是让赵匡胤多了一臂之力,将行动策划的更加完美。
赵匡胤已经过够了寄人篱下的日子,所以并不打算真正的去投靠刘协,那样的话与留在刘辩手下又有什么区别?所以赵匡胤的目标就是独立,先谋取一块立足之地,然后再招兵买马,跻身诸侯行列。就算不能问鼎天下,也要成就五霸之业。
赵匡胤与赵普密谋之后,决定采取假传圣旨的手段,就说带着兵马去援救马腾,谁敢不从就杀掉谁,反正将印与虎符在赵匡胤手上。然后舍弃武关,一路向西,以帮助西汉军剿灭马腾为借口,先骗过吕布,穿过长安,进入雍凉地区。只要能做到这一步,赵匡胤的目的就达成了一半!
赵匡胤一直在密切关注雍凉的局势,目前杨素与朱元璋各率十万大军,分别从狄道与安定向凉州开始进军。而拥有八万兵力的马腾则与拥有四万兵力的韩遂退守金城,在沿途要塞布置防御,严阵以待,双方的大战一触即发。
赵匡胤最想要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洛阳两个兵团伤筋动骨,西凉集团奄奄一息,最好的结果就是打到最后洛阳军剩下六七万,而西凉军还有个两三万的残余,到时候就是自己捡便宜的时刻。
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所以赵匡胤才一边向洛阳朝廷请降,一面秘密联络马腾、韩遂。投洛阳是假,拉拢马腾、韩遂是真,若局面真的能够发展到赵匡胤设想的这样,自己提兵三万联络马腾、韩遂的残部,再把洛阳军逐出雍凉,最后再吞并马、韩的部曲,则大事可定。
而且,赵匡胤相信,这种局面下洛阳将会元气大伤,到时候估计东汉已经剿灭了孙策,几十万大军全力讨伐洛阳,朱、杨再也无暇向西,自己就可以躲在大后方安静的发展壮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