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天不佑我,孙坚不服!”

孙坚半跪在驿道上,以剑撑地,仰天大呼一声,随即被一块大石砸中头部,脑浆迸裂,当场殒命。

黄盖在后面听闻孙坚遇伏,中了流失当场身亡,差点惊的从马上坠下,当即大呼一声:“儿郎们,岂能让主公尸首落在贼军手里?当随我向前,拼死夺回,让主公入土为安!”

在黄盖的带领,孙军冒死向前,从尸体堆里抢回了刺猬般的孙坚躯体,也不知道山上有多少伏兵,当即向回撤退。一面派人联络江中的张定边,一面使人飞马回报孙策。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别怪老子不客气

伏虎岭是柴桑北岸到江夏的必经之途。

孟珙之所以会在这里提前设伏,成功的射杀了孙坚,除了刘伯温的策划,孟珙对地形的选择之外,也有刘辩与王猛的功劳。

自从派遣诸葛瑾出使江夏后,刘辩就立即修书两封。分别送往金陵与柴桑,提醒韩世忠与刘伯温,黄祖很可能会依约出兵骚扰孙坚后方,应当密切关注江夏的动向。

刘伯温接到书信后与孟珙商议一番,判断倘若黄祖骚扰孙坚后方的话,孙坚军很可能会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攻打距离更近的江夏,以解长沙之围。

由江上抵达江夏将近三百里的水路,而走北岸最近的捷径不过才二百三十里左右,因此刘伯温推断孙坚很可能会水陆并进。

遂建议孟珙带一支精兵从秣陵渡过江,沿江向西,在柴桑到江夏的必经之途设伏,猎杀孙坚军大将。只是没想到的是,大将没有逮住,倒是把孙坚给射死了!

金陵的驻军只有两万五千兵力,在分给了周泰、关胜一万五千人走水路赴柴桑支援后,能够调动的兵马已经不多,孟珙便只带了三千骑兵快马加鞭的向西赶路。

一路走走停停,最终选中了这块位于寻阳县境内的险隘,把马匹藏匿在深山之中,留下两百人看管。然后亲自率领其他的士兵在道路两侧设伏,最终成功的在这片叫做“伏虎岭”的山坡下射杀了孙坚这头江东猛虎。

唯一让孟珙感到遗憾的是,因为兵力不足,没敢下山与孙军短兵相接,以至于被黄盖抢回了孙坚的尸体,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黄盖聚拢残兵退走之后,孟珙率兵下山清点战果,除了射死孙坚之外,山谷中尚有两千五百多具孙军遗体。但比起孙坚的死讯来说,这已经微不足道!

“被射死的那个骑白马者果真是孙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