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高盛的这个回应也让李晨新有些意外,以他这个中国人的观念来说,做生意嘛,总得讲价还价的。他开价两百块,高盛公司可以再还价嘛。以他心里的底线,是可以接受一百五这个价钱的,可是没有想到,人家根本就没想过自己逛的是路边摊,人家当自己是在专卖店买东西了。以为这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所以考虑了下后,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的,也就掏钱买了。

这让李晨新在心里准备了好半天,准备了不少以前在路边摊买东西学到的开价技巧都没了用武之地。一时间倒像是蓄了半天力,可是却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说不出的有多郁闷了。

而这次的交易,也将新辰公司如今的市值再一次的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33亿,美金。新辰公司不久前才从一个十亿的公司通过增发股票而上升到了十五点亿人民币,而今天的再一次接受投资后,他的公司已经再一次翻了几翻成了十三点三亿美金。

新辰公司在今年的前两个月的利润为一千一百万美金,预计全年可能会突然八千万美金。可是如果按这样的利润来算,那么这些投资新辰公司的股东可能得二十年才有可能收回投资。这样的投资怎么算是怎么不划算的。

只是资本市场从来都是如此,这是一个游戏,他们靠的并不是企业产生的利润来赚钱,而是投资的一个企业的未来来赚钱。当他们投下一笔资金,然后只要公司的业绩一直大好,那么就会有新的投资人加入,那个时候,公司更加值钱,他们就可以抽身而退,赚的是后一个投资人的钱。

李晨新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非死不可”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在11年高盛公司对他们的最新一轮投资过后,这家同样没有上市的公司,市值被推到了一千亿美金的顶端。而这时的非死不可,虽然已经拥有了十亿用户,但是他的年利润并没有多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资本操作,虽然非死不可没有上市,但是他的前景被所有投资人看好,所以投进去的钱,后面总会有人来顶上,就如同接力赛一样。

现在李晨新公司表面上的市值在这次的定向增发后,明面上已经有了十几亿美金的市值,但是这一切就和那空中楼阁一样,都只是那些投资者给堆积木一样堆积出来的,并没有同样相同的公司利润。

对于高盛来说,他们也不是冤大头,不是到处送给的好人。只要这次新辰公司来顺利上市,他们的付出就会有回报,他们想要的可是几倍的回报。

当最后整个协议都签署后,和史密斯握手的时候,李晨新才感觉到心里稍稍平复了点。

“晨新,你刚才怎么敢开那么大的口?这新闻如果传回国内,估计又得闹腾上一阵子了。”杨澜到现在还在想着刚才的事情,同样的百分之三,高盛公司用高出她一倍的价钱买下。如果真的按这样算的话,他投资表辰公司的那一个多亿,如今就都已经赚回来了。

这样的事情比她的公司当初在香港上市,短时间让她身家几十亿还有些让人无法接受。

“没什么,刚才我也是让那家伙给气到了,要不我哪能开这样的价啊,反正要让他们剥削一笔的,当初我们也早有准备不是吗?只是一时气过了头,没想到他们到很大方的,居然还不讲价。”李晨新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听到这样的解释,杨澜和罗永薇两人都有些哭笑不得,这么重要的谈判,他居然还能耍小孩子脾气,不能理智对事。

笑过后,杨澜又有些担忧的道,“晨新,现在他们不肯包销,这到时如果出问题怎么办?毕竟我们也是头一次到美国来发展,许多人对我们还不熟悉,你说我们到时招股能成功吗?”

虽然心里也一样的有些担忧,不过这个时候他肯定得表现出轻松和自信来。微微笑了笑后,李晨新道,“放心吧,我刚才就说了,高盛公司做出的这个决定以后只会让他们后悔,我们反而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嗯,我们可能还要赚上一点。”

“什么赚上一点?”罗永薇不明白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