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页

杨千寿的嘴角边肌肉抽了抽,还是哈哈一笑:“渊太祚不至于此的,不然他在辽东只能永远背一个骂名,无法服众了。乙支兄,谢谢你的提醒和好意,其实我这次留下来殿后,也是希望能用我的努力,换取全军的平安。”

“这些年来,我一直听你的话,想办法联系各城的城主,让大家联合起来,说服渊太祚,解除辽东这里的半独立状态,可是各城城主都是怀抱私利,怕王师来后,会影响自己的利益,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收效甚微,这一切都在于我安市城杨氏,地位不足,威望不够啊,甚至有些人说我杨千寿有私心,是想借王室的军队,来压服各城,侵犯他们的利益!”

乙支文德摸了摸自己的长须,叹道:“杨兄为国,一片赤胆忠心,总有一天,这些无知而愚昧的人,是会知道你的良苦用心的。”

杨千寿笑道:“正是,这次是个好机会,如果我能安全地掩护大军撤离,各城城主都会感激我们安市杨家,这样战后我说话就有份量了,甚至在隋军分兵围攻各城的时候,我也可以联合几个危险的城主,直接请求王室大军来支援,只要多数城主站在我这边,即使渊太祚反对,也阻止不了啦。”

乙支文德看着一脸兴奋的杨千寿,知道不可能再说服他了,他叹了口气,说道:“那杨兄就好自为之吧,兄弟我也只有祝你一切顺利了。”

杨千寿点了点头,说道:“乙支大人,这回你回平壤之后,还麻烦你把辽东这里的情况报告给大王,让他以国家为重,速速发兵来救,隋军现在气焰嚣张,但在辽河一带已被我军初挫其锋锐,只要大王的援军能跟上,那么我军以坚城防守个半年是不成问题的,到时候敌军补给线拉长,粮食不足,攻城不克,必定锐气尽失,到时候援军一到,必可大获全胜!”

乙支文德的嘴角勾了勾:“这是自然,兄弟我一定会尽力说服大王,早发援军的,杨兄,小弟言尽于此,只希望你能一切顺利了。哦,对了,隋军这回的主将王世充,文武双全,是个厉害的人物,听说渡河由他来指挥,还请杨兄万万不可大意啊。”

杨千寿轻轻地“哦”了一声:“这王世充不就是你提到过的那个商人吗?一介商贾,又能有何真才实学?”

乙支文德摇了摇头,肃然道:“杨兄切不可大意,此人真的极为厉害,远非无能之辈,今天听说他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在明天过河,杨兄一定要多加小心。”

杨千寿冷笑着看向了一切平静的对岸,百余里的范围内,隋军大营灯火通明,可是河岸上却是没有一点动静,杨千寿的马鞭大大咧咧地一指:“乙支大人,你的情报是不是有问题,他们今夜真的会过河吗?”

王世充站在离高句丽大营下游二十五里的一处营寨的寨门,抱着臂,看着对面灯火通明的高句丽连营,头上的隋军飞虎大旗被这辽河的夜风吹得不断摇晃,而在他身后蹲着身子埋伏着的两万隋军,身上个个都披着斗蓬,盖住了闪着寒光的铁衣,营寨内几百个士兵装得跟寻常一样不停地来回巡逻,而箭楼上的弓箭手们也是守夜如常,一点杀气出看不出来。

费青奴站在王世充的身边,自从麦铁杖阵亡后,他便划归了王世充指挥,他忍不住问道:“王将军,你还在犹豫什么?快要子时了,高句丽军营里却没什么动静,既然已经知道了这营寨中没什么人,那我们何不现在就冲杀过去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急着冲过去?”

费青奴睁大了眼睛,奇道:“王将军,不是您立下了军令状,今天晚上一定要第一个冲过河去吗?”

王世充笑着摆了摆手:“我只是说,明天辰时之前,我一定会站在对面的高句丽营地里,可没说第一个过去。渡河过去是不难,但第一个过河的,肯定会被高句丽的机动骑兵打击,损失惨重,费将军,我要尽力让大家都活下来,而不是成为异国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