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站在王世充的身边,神情悲戚,两只眼睛红红的,有点肿,似是刚刚哭过的样子,他的手已经握紧成了拳头,骨节捏地“噼啪”作响,以他的沉稳镇定,这实在是件非常反常的事情。
王世充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轻轻地叹了口气:“怎么,玄成,还在为薛夫子的冤死而难以释怀吗?他并不是你的老师,我也有点奇怪,为什么你对此事如此地介意。”
魏征咬牙切齿地说道:“虽然我与薛夫子没有师徒名份,但是薛夫子的才名,名满天下,才华盖世,而且他全无政治野心,就是个纯粹的文人,这点尽人皆知,想不到连这样的一代文豪,杨广都不肯放过,非要置他于死地,天下士人,谁不是悲愤莫名?”
王世充摇了摇头:“我看未必,有几个人这会儿一定正偷着乐呢,第一个就是虞世基,第二个就是上表弹劾薛世衡的裴蕴,第三个嘛,我看苏威那个老滑头也会很高兴。”
魏征恨恨地骂道:“媚上凌下,无耻之徒,这三个人也配读圣贤之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王世充的眉头微微一皱,“好了,玄成,你说说薛夫子最后是怎么上路的吧,这些天我都托病在家,对此事还不知道呢。”
魏征叹了口气,说道:“那天主公离开之后,杨广就让御史大夫裴蕴进见,裴蕴在入殿之前就拟了一道奏折,准备弹劾薛道衡,果然,进去以后,杨广直接就问他知不知道薛道衡说了高熲若在,又岂会议而不决的那句话,裴蕴马上就说,这句话正是对他说的,然后就拿出了那个弹劾的奏折。”
王世充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碰到虞世基和裴蕴这两个南朝文人,薛夫子也算是倒霉了。最后薛夫子是怎么死的呢?”
第0911章 保护文化人
魏征的眼中闪出一股恨意,说道:“裴蕴上书弹劾之后,杨广就下令三司会审,把薛道衡下了大狱,薛道衡还以为这次会和以前几次一样,最多是流放外地罢了,所以还催着三司的主审官员早点结案。”
王世充叹了口气:“我就是不想担上这个害死薛夫子的骂名,这才称病在家的,不然我这个大理少卿没准就是本案主审了,不判他一个死罪,自己就要轻则丢官,重则送命啦。”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的苦衷,魏某清楚,此事不管何人主审,最后都是一样的结果,于是那大理卿杨汪最后结案,判了薛夫子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判斩首示众。”
王世充摇了摇头:“这杨汪年轻的时候横行乡里,是乡中一霸,让乡人侧目不已,年龄稍长之后,倒是收起心思,好好读书了,三十岁以后,居然成了名满天下的文人,只是文人何苦为难文人,他明知薛道衡的冤屈,却逢迎上意,这样判决,就不怕有一天报应不爽,落到自己身上吗?”
魏征冷笑道:“这个杨汪,也是一门心思往上爬的马屁精,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巴结杨广还来不及呢,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有好几位都和主公一样,称病不出,就他最积极,最后几乎就是他一人主审定罪的。”
王世充叹了口气:“薛夫子死无全尸也太悲惨了一点,我想即使是杨广,也得做点表面文章,留他一个全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