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摇了摇头:“不是这个原因,临贞公的死讯早早地就传来了。真正的原因是,当年为父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保全我们杨家。”
“那是为父当年作为嫡长子作出的一个艰难抉择,如果失败了,不仅为父人头落地,就是我们全族,只怕也将性命不保。”
杨玄感吃惊地张大了嘴:“究竟是什么事这么严重?不去讨要祖父的封号就是了,不至于为了这个压上全族的性命吧。”
杨素叹了口气,缓缓道来:“你祖父临贞公当年曾经跟西魏大权臣宇文护走得很近,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心腹,就连为父我,当年也被宇文护赏识,少年时就被他提拔为中外记事,当年为父并不太懂政治,还以为得到了贵人赏识,想要有番作为呢。”
“至于临贞公,此时也被宇文护保举为汾州刺史,汾州当时就是和北齐作战的最前线,宇文护有心让临贞公立下功劳,可没想到临贞公刚刚上任没几天,北齐就起了大军攻城。”
“当时手握重兵的齐王宇文宪畏惧齐军,不敢援救,导致临贞公最后落入敌手,含恨而终。”
杨素说到这里时停顿了一下,眼神中居然闪过了一丝恐惧。
杨玄感第一次在杨素的眼中看到恐惧,可见事隔多年,当年的事情仍然能让杨素害怕,甚至超过了战场上千军万马对杨素造成的威胁。
杨玄感开始在脑海里搜索起有关宇文护的史料:
这宇文护乃是北周奠基之帝宇文泰的亲侄子,堪称北周版的董卓,不仅控制朝政十多年,而且心狠手辣,连杀了三个同族皇帝,灭了赵贵和独孤信两大柱国。
就连英明神武的一代明君周武帝也在他面前装了多年的孙子,才找了个机会宣他进宫,手刃此人,重新夺回了政权。若非如此,恐怕这江山也轮不到杨坚来坐。
杨素继续道:“周武帝登基后,就开始一批批地清洗宇文护的旧部,由于其把握朝政十几年,根基深厚,党羽众多,周武帝一时间来不及清算我这样的年轻人。”
“但是世人皆知我是宇文护的人,而且当时临贞公刚刚战死,我们杨家群龙无首,几个叔父都想趁机接管族中大权,玄感,你可知为父当年是怎么挺过来的吗?”
杨玄感点了点头,他虽然没经历过当年的事情,但能想象到当时杨素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杨素幽幽地道:“如果为父当年不想出一个好办法化解我们杨家曾经附逆的罪名,那不要说临贞公的爵位,就连全族的性命也难以保全!为父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上表为临贞公讨要封赏和爵位。”
杨玄感奇道:“这样做能行吗?当时的周武帝明知临贞公是宇文护的人,而且刚死时我们杨家也没有去跟宇文护讨要爵位,在这个宇文护伏诛的时候您却主动去招惹周武帝,这不是找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