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顾子元笑了笑:“杨素怕是没这么快过江吧。他在江北呆了这么久都按兵不动,怎么会突然就挥军南下呢?再说了,京口那里有朱莫问的五千军队,我们北边的晋陵(常州)那里也有顾世兴所部万余人,杨素若来,我们会早早地接到消息,作出准备,而建康城的隋军怕是不会为皇甫绩火中取粟,不然上次就会救了。”

徐德言也点了点头:“大帅,还是作好万全的准备,松江那里的陆孟孙,沈玄侩也来找过我们几次了,想要奉大帅为首领,合攻苏州,当时我们考虑到他们来了以后,来挖墙角,拉队伍,就没答应,现在苏州这里事情有了变化,也可以让他们过来了。”

顾子元皱了皱眉头:“那现在让他们过来,就不怕让他们得了战功,以后吹嘘自己是攻灭隋军的功臣,拉其他的义军了?”

徐德言哈哈一笑:“大帅,这次让他们来了以后在北边设伏,到时候跟隋军硬拼的事情,交给他们,我军就在隋军后面跟着,隋军刚出城时肯定也是全力戒备,刚才那王世充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我军装备不行,又缺战马,正面硬拼只怕要吃亏,所以隋军最锋锐的时候,我们不可消耗自己的战士来挡其归路。而陆孟孙和沈玄侩之流肯定不肯放过这个攻灭隋军的大功,他们手底下虽然也是乌合之众,但好歹也有三万多人,沿路埋伏设寨,也可消耗隋军锐气,到时候大帅率领大营里的精锐之士在后尾随,自然可以捡个现成的便宜。而且这样一来,北边有这些人顶着,万一建康隋军或者是杨素大军杀到,也有他们帮我们先抵挡一阵,给我们充分的时间撤向松江,再转投高智慧。就算留那些隋军不住,我们起码可以得到苏州城,这里可是江南除了建康以外的第二重镇,攻下此城的意义可不下于消灭皇甫绩所部。到时候大帅可就是江南第一人了,陆孟孙,沈玄侩,顾世兴,朱莫问这些人只能乖乖向您臣服,奉您为首领了,接下来就是守住京口,想办法攻下建康,寻一陈朝宗室立为傀儡,这样一来,就是高智慧和汪文进,只怕以后也只能去掉帝号,向大帅投降啦!”

顾子元的两眼都开始放光,哈哈大笑起来:“徐先生,你真的是神机妙算,到时候如果真的能如你所言,我当了皇帝后,一定会封你为尚书令,荣华富贵,应有尽有!”

徐德言摇了摇头,脸上闪过一丝狠毒的神情:“徐某只要报夺妻之仇就行,到时候大帅一统南方后,还不可偏安江南,北伐大计是万不可忘的。”

顾子元摆了摆手:“这个事还太远,我们还是先商量一下三天后那个送牛羊入城的细节吧。”

从顾子元的帐中出来后,徐德言摇了摇头,走到了一个僻静之处,从营帐后的阴影里走出一个人,赫然正是刘元进。

徐德言看了一眼刘元进,低声道:“事情好象有些不对,我总感觉这个王世充有问题。”

刘元进咬牙切齿地说道:“徐先生,元进早就看出这家伙不是个好东西,要是依了我,早就把这隋狗一刀砍了,免得他鼓动唇舌,迷惑大帅。”

徐德言摇了摇头,看了一眼四周,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了:“你看不出来大帅现在信心满满,膨胀得过了头么,现在他满脑子就是攻下苏州,然后收服各路义军,自立为王,只怕你的杀父杀兄之仇,我的夺妻之恨,他都已经置之脑后了。”

刘元进闻言大惊:“怎么会这样?徐先生,当初我可是听了你的劝告才会率宗族前来投奔,若是顾大帅不可信,我们又能依靠谁呢?”

徐德言长叹一声:“唉,竖子不足与谋,本以为江南群豪起事,总会有一二英杰,能想到寻找陈朝宗室,奉之为皇,哪怕只是暂时作为傀儡利用一下也好,毕竟南陈是正溯,只有靠着陈朝宗室的大旗,才可能收拢人心,一统江南。可现在倒好,高智慧,汪文进,沈孝彻这三头猪自己在闽越之地称了帝,吴地实力最强的顾子元也只想着壮大自己的实力,而不去寻找陈国宗室,他骨子里就是想自立为王罢了,元进,这样即使攻下苏州,甚至攻下建康,也根本不是长久之计,早晚要为隋军所破。”

刘元进恨恨地跺了跺脚:“徐先生,那你看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我去派人找陈朝的宗室呢?”

徐德言马上摆了摆手:“不可,现在是顾子元自己不想找,你若是自行找来,只会让他恼怒,于事无补,而且我看那个王世充一肚子坏水,这苏州只怕没这么好得,顾子元已成骄兵,失败是迟早的事情,元进,我们得为自己早早地留条后路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