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出门行走都感觉双脚发软。
之后,他就秘密联络心腹,去找一个吴孟稀的年轻文人。
吴孟稀是赵严佩在儒家辩论赛上面认识的晚辈。
经过赵严佩的提拔,吴孟稀行了拜师礼,成为了赵严佩的学生。
赵严佩因为赵怀庆的案件,也跟着锒铛入狱。
一时间金陵城的官员们都忙着急于撇清他们跟赵严佩的关系。
就连他的这位爱徒吴孟稀也不例外。
可是拥有很敏锐的政治嗅觉的官员们是迅速撇清关系的。
但是那些读书人可就不同了。
书生意气的人们非常愤青。
金陵城城内以及南方的儒家门徒们大致都觉得赵严佩是清白的,是被人冤枉的。
陈东华在这样的局面之中,嗅到了机遇感。
为了将赵严佩的派系连根拔起。
陈东华就上演了一场钓鱼执法!
他让自己的心腹王传均怂恿吴孟稀写东西。
写一篇作文,就能得到八百两银子。
而那作为的主题,就是赵严佩喊冤!
吴孟稀本来不愿意接这个棘手的工作。
可是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他动摇了。
于是吴梦稀就想到了另外一重问题,现在南方绝大多数文人都在为文坛领袖赵严佩鸣冤,而且还有一部分南方的官员已经给当朝驸马上奏折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写一篇无伤大雅的论文,貌似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搞不好,还可以顺势凝聚那些南方的文人,混一个文坛领袖的美名。
这样就能够积累更高的声望。
以后从文人的道路上直接入仕,不就飞黄腾达了吗?
基于这样的考量,吴孟稀就开始奋笔疾书了。
第二天,他就在民间发送出大明冤假错案的结论!
可是他浑然不知自己这一切都掌握在陈东华的手中。
就在吴梦稀文章发布的两个时辰之内。
他的家里就来了一群查水表的锦衣卫。
随后吴孟稀就在一片天真无害的求饶声中被带到了锦衣卫的昭狱。
在吴孟稀踏进昭狱的同时,那个承诺给他八百两银子的王传均被陈东华的买办山匪给送上路了。
瞬间,吴孟稀就失去了证人跟证据。
他彻底无法洗清自己身上的冤屈了。
他说受人指使的。
受谁指使?
幕后的人呢?
没了!